前言:《三国志·刘焉传》区区几百字,我解读了一个星期,算是对这个人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
本篇是第九篇,也是本传的最后一篇,我将综合整篇传记,对刘焉作出整体的评价,对过去一周的研读做一番总结。
刘焉字君郎,是个极不寻常的人物,只不过因为死的过早,被湮没在了三国历史当中。
汉末乱世,灵帝将死,第一个谋求避祸的重量级人物,就是时任太常的刘焉。
刘焉本来想做交趾牧,因为交趾在经过了刺史贾琮的三年治理以后,在当时被称为“十三州之最”,是个最安稳的地方。
但是却没有被获准,因为州牧设置的初衷,是为了“镇安方夏”,像交趾这种本就平定的地方,是不需要“镇安”的。
壹·到益州去
后来听董扶说“益州有天子气”,便想改去益州,这说明他一面小心谨慎,一面又是个极有野心的人物。
要知道,当时的益州非常乱,叛民马相一路攻掠广汉、蜀郡、犍为,自称天子。“旬月之间,破坏三郡”,叛军队伍达到十余万人。
在如此危险的情况下,刘焉还是毅然决定到益州去。
而且,朝廷也顺利的准了他的请求,派他为监军使者,加益州牧。可想而知,这个时候是很少有人愿意去益州的。
由此可知,刘焉还是一个颇有眼光,颇有魄力的人。
当他走到荆州的时候,刺史郗俭已被杀,马相又派人攻入巴郡,杀死了巴郡太守赵部。
这样一来,通往益州的道路就断了,刘焉暂时住在“荆州东界”,这是裴注引《汉灵帝纪》所说。
我一直怀疑裴松之是不是搞错了,身为监军使者到益州赴任,即便是道路不通,也不应该住在荆州东界,而应该住在益州东界、荆州西界才是。
所以,这里的“荆州东界”,很有可能是荆州境内的“益州东界”。
但如果裴松之没有搞错的话,刘焉住在了远离益州的“荆州东界”,就说明他并不着急进益州,而是躲在荆州坐观成败。
当然根据朝廷旧制,刺史、州牧赴任,州内官吏应该“传车骖驾,垂赤帷裳,迎于州界”,所以刘焉这么做也并没有错。
但是像这种旧制,也并不是非要遵守,州牧完全可以自己决定取舍,所以刘焉明显是在坐观益州成败。
过了没几日,益州从事贾龙与马相战于犍为东界,大破之,数日之间“州界清静”,这才选官吏到荆州迎接刘焉。
贰·只用三招
益州本就是豪强盘踞的地方,大大小小的官吏都是由豪强把持,所以州里的实际权力其实掌握在豪强手中。
而益州从事贾龙本身就是蜀郡豪强,在平定了马相之乱以后,他们的势力更是如日中天。
身为监军使者的刘焉,只身带家属和属官入益州,在马相之乱中又没出过力,又没有自己的势力。想要掌握益州的大权,从而有所作为,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
而刘焉入益州以后,只做了三件事情,就很快改变了被动的局面。
第一件事,安抚益州豪强,假意与他们站在同一战线。其中的代表事件,就是任命平乱有功的贾龙为校尉。
要知道,贾龙本来只是个益州从事,可他在平定马相之乱的过程中,手中掌握了一支数千人的军队。
按照常理来说,既然战乱平定了,作为益州牧的刘焉也已经到任,贾龙手中的这支部队,要么就地解散,要么移交给顶头上司刘焉。
可不管哪一种情况,一到任就解除豪强兵权,很容易引起贾龙等人的不安与抵触。所以,刘焉借坡下驴,直接任命他为校尉,让他有了保留军队的权力。
这样一来,既是对贾龙平乱的褒奖,又能够达到稳定豪强、安定人心的效果。
而且,校尉带兵的数量应该会有规制,刘焉完全可以趁机名正言顺的削减贾龙的势力。
第二件事,他把益州的治所从雒县迁到了绵竹,这一行为有着极其重大的政治意义。
雒县和绵竹县同属于广汉郡,而前者为益州治所,后者为广汉郡治所,都是益州的核心城市。
但是,作为旧治所的雒县,是益州豪强的势力范围,他们在这里树大根深,难以撼动。如果刘焉在雒城,则将处处陷入被动。
绵竹就不一样了,一来豪强是影响力没那么大,二来这里是马相起兵的根据地,受到的破坏也最严重。
刘焉把州治迁到绵竹,可以快速的反客为主,在这里建立自己的势力。
而且绵竹本就是广汉郡的治所,这样一来,郡治和州治合二为一,可以方便刘焉更好的控制广汉郡。
除此之外,和刘焉一同到益州的广汉董扶,担任蜀郡属国都尉,为刘焉在蜀郡安插了一股势力。
巴西赵韪担任州“大吏”, 据《华阳国志》记//载,应该是担任州司马,为最高军事长官。
而且,赵韪本就是巴郡豪强,在巴郡有着一定的影响力。所以,这样一番人事安排,让刘焉很快就对广汉、蜀郡、巴郡有了一定的掌控。
第三件事,安抚百姓,抚纳叛军。
刘焉把治所迁到绵竹,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招降纳叛,马相战死以后,其残部四散逃逸,有很多都逃到了绵竹,毕竟这里是马相的大本营。
刘焉就趁此机会,一面安抚百姓,一面收拢马相的残部,《三国志·刘焉传》说他“务行宽惠,阴图异计”,很快就拥有了一支自己的军队。
除此以外,他还笼络非豪强势力,为自己所用,进一步扩充自己的实力。
比如,重用被称为“米贼”的张鲁,当然顺便“重用”了张鲁他妈。
再比如,后来的初平年间,长安遭受了董卓、李傕之乱,附近的南阳、三辅有大量士民逃到益州避难。
刘焉不仅是接纳了他们,而且还以这些人为基础,组建了一支非益州籍的军队,名曰“东州兵”,这支军队也成了他后来最倚重的部队。
只此三招,刘焉就在益州站稳了脚跟,为后来独揽大权打下了基础。
那么,益州豪强为什么不干涉,任由刘焉发展壮大呢?原因有二。
首先,刘焉对益州豪强的安抚羁縻起到了作用,他们没有意识到刘焉的威胁。
其次,刘焉每做一件事情都师出有名。治所迁到绵竹,是为了更好的抚纳叛民。招兵买马,是为了防止暴乱再度发生。
更何况,作为刘焉作为益州牧,这些本就是职责以内的事情。
叁·站着挣钱
一切准备就绪,他就开始清除异己,打压益州本地豪强,加强自己对三郡的统治力。
因此,他先后找借口杀掉十余名豪强,留下姓名的有王咸、李权。
其中李权为蜀郡临邛县长,由此可知,当时的地方豪强,其实都是世居本地、掌握权势的豪族。
这些人是益州的既得利益者,益州的马相之乱,极有可能就是他们盘剥百姓的结果。
史书说刺史郗俭“赋敛烦扰”,没有他们在下面的支持,恐怕也很难施行。
这就像电影《让子弹飞》里演的那样,官府联合地方豪绅压榨百姓,想当官赚钱就要跪着。
长久以来,地方豪强已经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圈层,想要喂饱这么大的一个群体,可想而知百姓要受到怎样的盘剥。
这显然和刘焉的利益是冲突的,于公来说,他是“清名重臣”,自然要考虑地方安定和百姓的死活。
于私来讲,刘焉是想站着把钱挣了,推倒一个利益群体,以一郡百姓奉养他一家人,并不会对百姓造成什么负担。
更何况,益州有天子气,而刘焉又一直在“阴图异计”,自然要与民谋利、收买人心。
所以不管于公于私,豪强都是要除掉的。这样一来,便逼反了同为豪强的校尉贾龙,以及犍为太守任岐。
裴注引《英雄记》引用了两则资料,一说任岐起兵是因为刘焉“不与天下讨董卓”,这恐怕是不是实情,这应该只是任岐公开的讨刘宣言罢了。
董卓之乱,真正有所行动的,只有关东中原地区的清流新秀,边境州郡根本就没人掺合。
二说董卓派司徒赵谦“将兵向州”,说校尉贾龙,让他带兵“还击焉”。
这段记载本身就有错误,据《资治通鉴》,初平三年六月赵谦被任命为司徒,而这个时候董卓已经死了一个多月了。
但是从上面这段记载,我们或许可以做出一个猜测,那就是贾龙曾经叛逃,后来在李傕的授意下入蜀攻击刘焉。
据裴注引文,贾龙的军队战斗力很强,刘焉派出了青羌兵与他对战,才终于打败贾龙。
综上,贾龙和任岐的反叛,应该是刘焉排除异己、诛杀豪强导致。毕竟,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刘焉的意图。
肆·强雄落幕
另一方面,在对待和长安朝廷的关系时,董卓曾经多次征刘焉入长安做官,可是他都没有答应,可能是称疾推脱。
董卓为了威胁刘焉,便将他的三个儿子,关到郿坞控制起来,当做了人质。
刘焉便想出来一个狠招,派张鲁控制了汉中,劫杀使者,上书说“米贼断道,不得复通”。
这样既能让董卓死心,又可以让他放心,示意自己并不会跟他为难,便关门在益州做起了土皇帝。
后来,刘焉以病重为由,上表让小儿子刘璋回益州探视,便借机把刘璋留在了益州,无形中也救了刘璋一命。
兴平元年十二月,绵竹发天火烧城,再加上儿子刘范、刘诞几月前被杀,刘焉忧思交集,痈疽发背而死。
一代强雄,自此落下帷幕。
历史不容假设,但是我们不妨假设一下:如果刘焉多活几年,活到曹丕称帝,你觉得他能不能建立蜀国,刘备还能不能夺取益州?
对于前一个问题,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刘焉杀任岐、贾龙之后,“造作乘舆车具千余乘”,刘表就上书说他僭越。
刘焉有着强烈的皇帝梦,他虽然不会率先称帝,但如果汉朝不存在了,作为“大汉皇叔”的他,免不了要举起“兴复汉室”的大旗称帝,国号搞不好也会叫“蜀汉”。
那时候,三分天下恐怕就是另一番景像了。
而刘备取益州,有很多侥幸的因素,就这样还苦战三年。如果是刘焉在的情况下,刘备恐怕很难踏足益州。
刘焉对益州的控制是很厉害的,刘璋袭位以后,对益州的控制力度才大为松弛。因为刘璋性格“温仁”,既没有割据称帝的野心,又没有杀伐决断的手段。
我们看前面刘焉定益州的手段,不管政治还是军事,绝对都是游刃有余。
甚至我感觉,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刘焉的能力丝毫不在刘备之下,只可惜天不假年,有命无运。
对比刘焉和刘备通知益州时的情形,也可以看出二者之间的差别。
诸葛亮在《隆中对》时,提到益州时说道“沃野千里”、“民殷国富”,这正是刘焉治理的结果。
要知道,刘焉刚到益州的时候,刚刚经历了声势浩大的马相之乱。老百姓被逼的都没有活路了,可过了没几年,益州就变成了“民殷国富”。
诸葛亮在说到江东孙权时,说:“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益州在刘焉活着的时候,差不多也是这种情况,而且巴蜀之地的地形更加险塞,易守难攻。
如果当时刘焉还活着,诸葛亮恐怕也不会打益州的主意,只会把刘焉当做盟友,搞不好会出来一个“四分天下”。
而刘备统治的益州,到诸葛亮北伐之时,按照《出师表》的说法,已经是“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两者相比,高下立判。
读《三国志·蜀书·刘二牧传》
《三国志精解系列》第9篇
【原创内容】作者:抱一散人 王玄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