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助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政协委员建言《上海市养老服务条例》
2020-11-08 14:23  浏览:277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11月6日,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召开座谈会,邀请部分政协委员围绕《上海市养老服务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参与立法协商。此前,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已就《条例(草案)》,在市政协通过“政协直通车”“政协通”APP等形式征求政协委员意见建议。线上线下,不少委员围绕《条例(草案)》相关条款完善提出建言。

截至2019年底,上海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518.12万人,占户籍人口的35.2%,其中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81.98万人,占户籍人口的5.6%。预计上海老年人口规模, 2025年将接近600万,2035年将接近640万。与兄弟省市相比,上海进入人口老龄化的时间最早,人口老龄化程度最深,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也比较快。

目前既有的《上海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2016年5月实施)、《上海市养老机构条例》(2014年6月实施)两部涉老地方性立法, 难以满足上海养老服务发展需求,亟需结合本市在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医养结合、社区嵌入式养老、长期护理保险等制度创新上的实践,在养老服务的政策环境优化、设施机构建设、服务规范、扶持保障等方面加强制度保障。今年3月,《上海市养老服务条例》由市人大年度立法计划预备项目转为正式项目。


本文图片均由唐坤 摄

座谈会上,委员们普遍认为,从回应社会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促进上海养老服务的不断发展角度而言,开展养老服务综合性地方立法,是为探索实践符合超大城市特点的“大城养老”之路提供法治保障的应有之义。围绕完善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供给体系,加强养老服务协调发展;政府职责界定及社会力量参与;加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和建设;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基本要求等方面,委员们提出建言。

从事养老服务业的市政协委员徐兵针对《条例(草案)》中“推动医养康养结合”的条款提出,目前在实际操作中医养结合方面还存在瓶颈,“特别是如何鼓励民营养老服务机构参与医养结合方面,应有切实考虑”。 他还认为,养老服务中专业人才很关键,他建议《条例(草案)》在开展相关常态化常规性培训方面有所明确,以利养老机构相关从业人员及时通过培训取得相关岗位资格。

“专业化养老服务人员从何而来?是要通盘考量的。”接过徐兵的话题,市政协常委马驰认为,要根据需求,在相关院校规划及设置中高等专业教育,进行系统培养和培训。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配置,要因地制宜,对提供为老配餐服务的机构,扶持力度要加强。

市政协委员、人口资源环境建设委员会副主任胡苏云希望,《条例(草案)》更明晰地厘清养老基本公共服务、公益性养老服务、市场化养老服务关系,以利更精准地明确政府职责以及与社会力量的关系定位,细化完善规划设施建设要求和扶持保障措施,加强监督管理。

市政协委员童麟注意到,上海正在推进为老年人提供家庭适老化改造、适老性产品安装、康复辅助器具配备的工作,特别是对符合条件的经济困难老年人进行家庭适老化改造时,由市、区人民政府给予适当补贴。“这在《条例(草案)》条款中也有提及,希望相关部门进一步明确监管责任”。

“希望《条例(草案)》明确一个与老龄人口匹配的为老服务人员基本配置底线。”市政协委员黄钢认为,这一“底线”可参照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行业规则制定。他还建议,《条例(草案)》中应大力提倡智慧养老。

针对《条例(草案)》中关于“促进养老普惠金融发展,支持金融机构开发满足老年人需求的多样化养老金融产品,增加社会养老财富储备,提升养老服务支付能力”的条款,在沪全国政协委员黄绮认为“仅提‘养老金融’概念过于局限”,相关表述应更全面严谨,例如“若采取‘以房养老’方式的话,就存在‘物权’的概念”。

《条例(草案)》在“区域养老产业协同” 中鼓励依托长江三角洲区域合作机制,加强养老产业规划协同和项目协调,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对接和功能互补,鼓励养老服务企业跨区域发展。市政协常委、社会和


法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王秋良认为,这“首先要建立健全政府间的合作机制”,方能推动区域养老产业支持政策、标准规范、数据信息等方面的衔接共享。

参与线上建言时,市政协委员鲍朔望认为,《条例(草案)》应明确审计部门要依法对养老资金的建立、拨付、使用和管理情况开展监督,以督促提高资金使用绩效。《条例(草案)》鼓励推进服务老年人的无障碍设施建设,包括加装电梯及其他无障碍设施,市政协委员安翊青认为,除了推进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对于已建成的无障碍设施应落实责任采取常规检查,以确保在使用上安全无虞。市政协委员孙建国认为,《条例(草案)》应明确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岗前培训为刚性要求。市政协委员李贤华建议,《条例(草案)》增加老年教育相关内容。


发布人:43c3****    IP:139.201.3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