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奇帆:重庆市原市长,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媒体和大众眼中“最懂中国经济的市长”。
今年2月份,黄奇帆在《新冠疫情下对经济发展和制造业复工的几点建议》一文中指出,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30年前学自新加坡,当前国内房地产早已市场化,商业银行已成为提供房贷的主体,住房公积金存在的意义已经不大,将之取消可为企业和职工直接降低12%的成本……
该文经媒体渲染之后,引起舆论哗然,尤其是一些并不了解黄奇帆真实意思的工薪层更是群情汹汹,“我们本来就够艰难的了,公积金尽管不好用,利息也低,但终究是我们的福利,如果取消了,岂不是变相降薪?降低企业负担也不是这么个降低法儿啊!”更有甚者,还质疑黄是不是真的懂经济。
为此,黄奇帆撰写了《改革现行住房公积金制度,为发展企业年金奠定充实基础》一文,全面阐述了自己关于公积金制度改革的想法和建议。
他说,公积金政策的初衷是解决职工住房问题,具有一定的时代特性。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当前住房公积金的最初的使命已经基本完成,但是住房公积金却存在社会资本运营低效率、高消耗、不公平等诸多问题,比如截至2019年末,全国住房公积金累计缴存余额数万亿,这么庞大的一笔资产,很多人根本用不了,造成资金资源浪费,因为现行的管理制度决定了公积金无法像社保资金那样运营。
所以,非常有必要改革公积金制度,黄奇帆提出取消公积金制度的前提是做到以下三点,这样老百姓不仅不会吃亏,反而资产更容易升值。
一是建立职业年金体系,也就是将住房公积金“转变”职业年金,并制定相关制度,使得年金可进入资本市场,实现年金的保值增值。
二是已经发生的公积金贷款,可以按照一定利率优惠政策转化为商业贷款,有很多人担心取消公积金就没法还房贷了,试问这么大的政策调整,又怎么不会考虑到这一点呢?
三是住房公积金本身是企业和职工各自缴纳一半,个人不再强制缴纳,如果员工选择不缴纳,那么每个月到手工资会高一些;而企业替职工缴纳的部分依然强制缴纳并转为职业年金,如此所谓“变相降薪”的说法也就不存在了。
不知道看完黄的建议全文的小伙伴们,还觉得公积金制度不能改革吗?相信我们大家身边都有这样一种人,他们对事物的见解总是一针见血,总是能够透过现象直达本质。更夸张的是,他们解决问题的思路也往往是常人想不到的,看到他们的表现之后,普通人只能留下诸如“噢,原来事情是这样的啊?” 、“你究竟是怎么办到的?”之类的感叹!显然,黄奇帆就是这样的人!
前不久,黄奇帆出版了新书《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的问题与对策》,书中对中国当前诸多经济热点问题、难点问题深入的思考并提出了对策,房地产、资本市场、养老保障……让普通人困惑的经济学现象,黄老都是信手拈来,最牛的是,他看问题的角度、深度、高度往往发人所未发、想人所未想,会让你越想越觉得有道理,不仅有格局,而且还接地气。该书内容丰富,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喜欢黄老的朋友不妨点击下方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