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易,每个人都辛苦。
作为60后的农村人,是从孩童苦起。没有幼儿园,三五岁起便跟着姐姐扯猪草、砍柴禾。还记得,那时侯我人都没那个笆篓高,把背带挎在肩背上,让笆篓放在地头田坎上,弯下腰一边扯猪草,一边往前拖动着笆篓。上小学开始,帮着父母挣工分。生产队有些定方案的事,割牛草,把山中那牛爱吃的嫩冬茅割下一把把挑回来,记工员会在牛栏边为你计重,十斤是半分工,如果一次能割二十斤,所得就是一分工,记工员就把你挣得的一分工记在你家长工簿上,到了年终,你这一分工就变成了八分钱的收入。
上初中时,“太阳正当顶,走出学校门"。几乎是一任地下队或下林场劳动,一个学期难得摸一次书本。扛起锄头,担起箥箕,挖山、开梯田、修水坝。
60后,感觉到这个年代最辛苦。什么好事都被我们赶上了,改革、下岗,现在孩子结婚彩礼大了。上有老,下有小,不容易啊。
什么时候最辛苦,一位朋友的亲身体会说,这十几年最辛苦。
虽是一个退体人员每月有几千元的工资,但要"与时俱进"增加收入改善生活质量,我加入创业队伍,创业是艰难的是高负荷的劳动,是要冐极大风险,精神的付出同样很大,农业创业不论是种植、养殖要长年居住在山林丶野地与各种蛇丶鼠丶害虫打交道,工作基本不计时间,每天十二小时至二十四小时,我一般时间安排,早上四点钟起床下午两点钟吃中午饭接着睡觉下午六点钟出车补充货物晚十点回家御货吃晚饭休息,早四点又开始第二天的工作,我不是那么勤劳,干三天休息一天,说是休息是少干一点。与我同行的农村人比他们比我勤劳。有个两口子他的老婆个子很小是个有三个小孩的妈妈,一个小孩上幼儿园一年就得八千元费用,他们天天在干,睡眠不足,腿都干弯了有时还分文不挣,一个家庭上有老下有小负担重如山,怎么办?只有拼命的付出。在农业创业者的心目中五、六丶七十年虽辛苦,但今天的农民工、农业创业者更辛苦的!
50、60累在缺吃少穿,累在挨饿受冻,累在物质匱乏。
70后累在养家糊口,养老抚幼,贫富悬殊,工作压力大。
80后累在赚钱不易,阶层固化,成家立业不易,婚嫁压力大,赡养老人压力大。
一个50后的大叔说,过去起早贪黑,仍缺食少穿,个个骨瘦如柴;现在丰衣足食,想着怎么样把体重减下来。
最辛苦的应该是50年代的人,敢上了上山下乡,又敢上了下岗潮,为了生活东奔西走。
有人觉得现在的年代最辛苦!不但辛苦为了钱有多少是英年早逝的人!
50后、60后是辛苦,70后、80后是清苦,90后、00后是房苦,40后以前是艰苦。这里是指寻常百姓家。
50后至80后,富起来的人家几乎没有。90后之后,已有富起来的人家,并且有少数走向豪富,这些子女无所谓苦,关键是守住父兄的事业。
50后的没富起来的家庭的子女,失了富起来的先机,辛苦将继续,短期内难以扭转。
人生不易,每个年代都有不一样的苦。
50年代的人最辛苦,但精神最愉快。因为这一代人是从黑暗的旧社会过来的,他们吃过千辛万苦。新旧社会两重天。是伟大领袖毛主席和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把广大人民群众从水深火热之中救了出来,他们觉得格外的幸福快乐。
60年代的人,他们虽然吃过50年年代刚刚解放,国家一穷二白的苦,尤其是1959—1961年,连续三年严重的自然灾害没饭吃的苦日子。但是,1962年以后,国民经济开始好转,这一代人的生活比50年代的人更美满、幸福、快乐!
70、80年代的人,吃、穿不愁,物资比以前丰富,又很少参加体力劳动,没有苦吃。但是,这年代的人,遇到了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的国有企业改制,几千万的国有企业产业工人买断工龄和下岗失业,苦不堪言。特别是被高房价、高物价、读不起书、看不起病、养不起老等大山压得惴惴不安!有的年轻人不敢结婚,也不敢生孩子,担心养不起。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困难是暂时的,胜利是属于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