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我所在企业有很多退休的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在办理退休时,不会增加退休金(养老金)。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高级工属于职业资格,并非职称。二是职业资格对养老金的计算没有影响。实际上,在我国现行退休待遇政策中,有职称待遇,没有职业资格待遇,因此高级工退休不会增加养老金。下面结合本人实际工作经验,做具体分析,希望能够对你有帮助。
一、职业资格和职称的区别与联系
很多人经常把职业资格和职称混淆,其实两者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一)适用人员范围不同
1.职业资格。主要适用于从事专业技能方面的人群,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一线工人。常见的工种主要有:车工、铣工、钳工、磨工、加工中心操作工等等。
2.职称。主要适用于从事专业技术和管理方面的人群,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二线人员(机关工作人员)。常见的岗位主要有:技术人员、行政人员、会计、人事等等。
(二)专业等级设置不同
1.职业资格。一般分为5个等级,分别是: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
2.职称。一般分为4个等级,分别是:初级、中级、副高级、正高级。
(三)考评方式不同
1.职业资格。主要通过具有职业技能认定资质(经人社部或省市职业技能鉴定考试中心授权和备案)的企业或学校来组织考评工作。考试分为:理论考试、实操考试;如果是企业组织考评,对于技师和高级技师,还需要组织现场评审答辩。
2.职称。主要分为考试和评审两种方式。比如:经济师,需要参加全国统一考试,考试合格,统一发放经济师的证书。比如:工程师,需要个人准备申报材料(学术材料和工作经历材料,包括论文等),然后参加人社局组织的现场评审,评审通过后,统一发放工程师的证书。
虽说职业资格和职称的之间适用范围、等级设置等略有差异,但还是有一定关联的。
1.职业资格和职称可以作为评价一个人的专业能力的重要依据。
2.职业资格和职称是人们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
3.职业资格和职称是确定人们工资待遇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职业资格对养老金的计算没有影响
影响退休金(养老金)的因素主要有: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缴费基数、个人养老账户储存额、退休年龄(影响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发月数)、退休时上年度平均工资、各种补贴(如早期获得省部级奖励、早期取得职称)。
注意:企业职工退休以后,可以享受退休职称待遇,增加过渡性养老金
根据《国务院关于高级专家离、退休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国发[1984]141号)文件要求:高级专家离休退休的待遇,按国家统一规定办理。符合以下情况的退休费标准可以适当提高:(一)有重大贡献的高级专家,经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或中央、国家机关的部委批准,其退休费标准可以酌情提高5%-15%。提高标准后的退休费,不得超过本人原标准工资。(二)建国后从国外或者从香港、澳门、台湾回来定居工作的高级专家,退休费均按建国后参加革命工作退休干部的最高标准发给。其中有重大贡献的,再按本条(一)项规定提高退休费。
简言之:对于从事专业技术和管理,并且取得职称的群体,在退休以后,可以享受职称待遇。对于从事一线工作的群体,即使取得高级工等职业资格,是无法享受职称待遇,更无法增加过渡性养老金。
写在最后:
1.高级工属于职业资格,取得职业资格证的人员,在退休时,不会增加养老金。
2.取得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在退休时可以享受相应的退休待遇,增加过渡性养老金。
3.现在很多职称与待遇和职务晋升挂钩,比如:学校教师中分为讲师、副教授、教授,他们之间的待遇差别还是很大的。在企业里,晋升技术部门负责人至少需要具备高级工程师职称。因此,很多人都是为了考证而考证,脱离了职称评聘的初衷。
4.很多工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以后,相应的待遇却并没有明显提高,因此,很多工人失去了取证的热情,这也是很多传统制造业缺乏高技能人才的原因之一。
很多人现在一心考职称,淡化了职业资格。甚至很多工人也在考职称,造成很多技能人才极度匮乏,传统技能工艺失传。对此,你怎么看?
关于职业资格和职称等有关问题,欢迎留言!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内容,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别忘了评论、转发、点赞、收藏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