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个不愿意缴纳养老保险的人群,我相信在社会上还是有不少这样的人群,尤其是一些企业单位的人群,实际上就更没有必要了。
因为如果自己有工作单位,并且可以通过工作单位来缴纳养老保险的话,那么自己主动放弃缴纳,对于自身来讲是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
那么,为什么现在很多人都不愿意交养老保险呢?本文益养老智慧养老平台小编,就来简单的分析一下这个问题,帮助大家做个了解。
一、对养老保险没有清晰的认识
对于很多农民工来说赚的都是血汗钱,家中的负担又不轻,上有老下有小的。如果缴纳养老保险个人要扣除好几百元,对很多人来说交养老保险不划算。
想着如果工资可以多几百元,家中的小孩可能就可以多买一本书,多吃一顿肉,或者多买一件衣服,所以他们就算自己没有保障也宁愿自己扛着。
刚步入职场的年轻人对于社保没有概念,一些公司就是利用这一点,不给员工缴纳五险一金。哄骗员工可以多拿钱,很多人也就接受了这一现象。
二、认为自己享受不了养老金福利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到2050年,全世界老年人口将达到20.2亿,其中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8亿,几乎占全球老年人口的四分之一。
十九大报告中也提到了国家统筹养老保险改革的问题,通过网络查了一下抚养比的数据:上世纪90年代,我国养老保险的抚养比是5∶1,即五个参保人养一个退休人员。现在的抚养比已经降到了2.8∶1,变成2.8个人养1个人。不知道等我们退休时会变成什么样。
我国老龄化的主要特征是增速快、规模大、未富先老。对于大部分人来讲,未来会不会修改退休金领取金额?会不会延迟退休?万一没活到退休年龄怎么办?这些问题,都导致了一部分人不愿意交养老金。这钱存进养老账户,还不如先拿出来现在花或者投资。
三、养老领取的钱并不多
每年往养老账户里存钱,老了到底能领多少?
以职工社会养老保险为例,基本公式如下:
职工基本养老金 = 个人账户养老金 + 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 退休时个人账户存储额 ÷ 计发月数基础养老金 =(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2 × 缴费年限 × 1%25 岁刚参加工作的小 A 同学,按他的基本工资 5000 元交,那么缴费构成如下:
单位每月缴费:5000 x 14% = 700元个人每月缴费:5000x 8% = 400元我们假设工作 35 年后,60 岁退休,并且小 A 同学每年工资的幅度与社平工资上升的幅度是保持一致的,按 5% 的速度上升。在 60 岁退休时,35 年的时间里,小 A 个人账户累计交了 43.4 万。
在退休后的第一个月,小明领取的养老金是:
个人账户养老金:43.4 万/139(60岁对应的计发月数)= 3119 元基础养老金:7480 *( 1.05 ^ 34)*(1 + 5000 / 7480 ) / 2 * 35% = 11473 元所以两个账户加起来,第一个月合计领取的金额是1.45 万。
通过上面的例子,可能给我们一种错觉,退休后每月可以领取 1.4 万的养老金,感觉很靠谱,很安心。
在考虑财富时,希望大家永远不要忘记通货膨胀,按照 5% 来算,35年后的平均工资已经是 3.9 万了,每月领取的 1.4 万退休金不到平均工资的 37%,这点钱支付一个一居室的房租也许还不够。
只靠退休金,可能仅仅保证我们活着而已。无论是按照最低基数来交,还是按照最高基数来交,实际上退休后都拿不到社会平均工资, 国家养老保险,只能保证我们活着而已。
总结
对于养老这个问题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息息相关的,因为每一个人他总会是有老去的一天,所以我们要未雨绸缪进行养老早规划,因为你规划得越早将来才可以享受到一个更多养老金的待遇。
关于养老保险的缴纳问题,益养老认为还是缴纳的好,即便是有诸多的问题存在,即便是未来领的钱的只够活着。但这无疑能够成为自己的基础保障。想让老年生活更好,再额外积累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