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说杨振宁这么老改回中国籍是为了养老,但是你知道他对中国的贡献有多大吗?
2017年夏天,95岁的杨振宁把国籍从美国改成了中国,正式成为中科院院士后,被议论纷纷。
先来看看他的成就:
很多人以为获诺贝尔奖是杨振宁一生最大成就,实际上他拥有13项“诺奖级别”的成果,1957年的获奖只是他早期的一个“次等成就”,并不是他所有成果中最突出的一项。据称杨振宁排第一的贡献是Yang-Mills规范理论,这是整个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基础。
杨振宁刚去到美国以后,大物理学家费米曾经劝他做理论,杨振宁说了这么一句话:
“我总得回中国去,回国后,我觉得理论物理没有什么用,中国需要的是实验物理,所以我要做这方面的工作。”
第一个贡献:建立沟通桥梁
1971年美国刚解除限制去中国,杨振宁就起身回国,让我们了解那时候的美国,已经把自己见到的中国展现给美国人看,减少误解,建立了中美沟通桥梁。
杨振宁在70年代几次回国,每次都被要求列一张“亲友会见名单”。
杨振宁列的很多人,都是那个年代正在劳改的科学家。这份名单的实际效果就是救命。因为只要会见后,这些人就不再被关押,邓稼先夫妇就是因为在会见名单中才被放回北京的。为此他救了不少科学家。
第二个贡献:为我们提供建设性意见和策略
从1971年开始,杨振宁差不多每年都要回中国待上1、2个月,去各学校演讲,和科学界办座谈会,给政府提供有用的建议。
他反对中国建设高能加速器这件事是由来已久的,第一次是1972年提出的。这和丘成桐持相反意见。2019年5月份,杨振宁在国科大的演讲中,他再次公开反对建造。
但是1984年我们还是建了,只是经费也削减到2000万美元,省下了80%的钱。
第三个贡献:创建清华高等研究院中心
在他74岁时,参与创建清华高等研究中心。
杨振宁在其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找人、找钱两方面。
第四:给予了我们年轻人希望
在他82岁时,在清华大学他给本科生上一个学期的大课,我们都知道,他很少授课。
可能是杨振宁对于中国感情的最好表达——把夕阳的光和热,洒给这个民族最有希望的年轻人。
到今天,在理论物理、数学、理论计算机科学、密码学、理论生物学、理论天体物理这些方向上,清华大学都是国内水平最高的机构。
杨先生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爱国,很多人骂他只不过是因为他没用这些人喜欢的方式爱国。
他是可以和爱因斯坦比肩并且唯一还活着的人,好好珍惜。
杨振宁在物理学上为何这么厉害?答案是教育。
在中国浩如烟海的教育家中,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人。他是杨振宁的数学启蒙老师,让已经90多岁高龄的杨振宁至今念念不忘。他就是著名的民国教育家刘熏宇。
在中国教育史上,有一所神一般的中学,春晖中学。
语文老师:朱自清,朱光潜。
书法老师:于右任
音乐老师:李叔同
美术老师:丰子恺
此外,蔡元培,蒋梦麟,何香凝,叶圣陶,张大千,廖仲恺,黄炎培等人,经常来这里讲座。而春晖中学的数学老师,就是刘熏宇。在民国数学教育领域,刘熏宇是真正大师级的存在,他为人谦和,只教书育人,不参与政治,因而知名度不如其他人。刘熏宇毕生从事数学教育,培养了中国最早一批的数学人才,不仅如此,他还留下了三本儿童数学的入门经典。
第一本书,叫《马先生谈数学》,在这本书中,刘熏宇以马先生的身份出现,以图解法的方式讲解一些基本的算术四则问题。
第二本书是《数学趣味》,这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本书,在书中,刘熏宇通过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用数学的角度加以解析,通过世间万物来学习数学,非常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第三本书名为《数学的园地》,这是针对小学五六年级孩子的数,颇有些难度,里面有最基础的函数,微积分和总集的知识,讲解的方法很巧妙,孩子往往能看懂一些,将来学习的时候就更加轻松了。
这个书合适小学生以及初中生,可以作为他们的自学教材。让他们能够自我学习。
这套书价格也不贵,三册只要69.9元,包邮到家。
点下面的链接,这套书能够启蒙杨振宁这样伟大的物理学家,也一定能得到你孩子的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