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年轻时总觉得到老了就可以享福了,可是到老了却发现老人也有很多烦恼,不但要面对越来越苍老的容颜,而且还要面对老人无人照顾的难题。
好在现在的养老方式多种多样,有的选择搭伙互相照顾,有的选择抱团养老,更多的人选择去养老院养老。养老院养老作为传统的养老方式,还是很受老人青睐的。但是今年72岁的李大爷,他住了半年养老院后,却说实在受不了这高低贵贱的划分,最后还是回家了。
李大爷是一名工人身份退休的老人,现在每月的退休金有三千多元。开始时,他是和老伴一起互相照顾养老的。可是八年前老伴去世了,李大爷只能自己一个人孤独的生活。
李大爷有一儿一女,但是都远在外地生活。儿女们都愿意接他去一起生活,但是李大爷觉得不方便,所以都拒绝了。
去年国庆节期间,李大爷做饭不小心着了火,幸亏发现的及时扑灭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儿女们不放心,所以就说服李大爷去养老院养老。
咨询养老院时,工作人员给李大爷介绍得特别好。设施齐全,人员素质高,管理规范贴心。李大爷也考察了一下,看着很多老人在一起下棋喝茶感觉也不错。于是就办理了入住手续,可是真正入住后情况却不同了。
养老院里老人的情况不同,所受到的待遇也不相同。
首先说住的地方有高低贵贱之分。
养老院是一座三层楼的房子外加东西两侧的配楼。这居住的地方其实也分着高低贵贱,像第三层安排的都是经济条件好,或者有一定地位的老人居住。因为这一层都是单人单间比较安静,有利于休息,而且房子有电梯,上下楼也不受影响。
而其他人就会被随意地分配住房,李大爷入住后被分配到了一楼的位置,那是一个三人间的房间。人员比较乱不说,而且在一楼的位置也很潮湿。不过李大爷分在一楼不错了,有的老人直接被分到了东侧和西侧的配楼,每天只有半天的时间能够见到太阳,房间里总有一股难闻的味道。
其次说工作人员对待老人的态度也有所不同。
不但住的地方有区别,工作人员对待老人的态度也有区别。工作人员也是看人下菜碟,他们特别愿意到二楼或者三楼去工作。因为这里的老人经济条件好一些,他们照顾好了老人,老人会单独给他们包红包,而且逢年过节老人的孩子们来探望,更是会给工作人员买礼物表示感谢。
李大爷就见过住三楼的潘大爷给过护工红包,而且人家儿子每次来也不会亏待护工,不是买礼物就是送红包,有这样的油水,护工肯定都愿意多照顾潘大爷。
可是对于其他的老人,护工就又是另一番态度了。每天也就是象征性地去打扫一遍卫生,不但清扫得不仔细,而且态度也特别不好。有一次李大爷想要让护工帮着套一下被罩,换来的是护工的一顿数落。
再说老人们也分小团体。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在养老院也见多不怪。不但护工愿意巴结有钱有势的老人,其他人也是愿意围着这样的老人转。比如说提到的那个潘大爷,他退休前是个处长,儿子在政府部门工作,女儿是银行的领导,家庭条件算挺好了。
平时老人们在一起时,这个潘大爷就处于领导者的位置,任何事情都是他说了算,他比较霸道,但是人们从来也不敢反驳他。有一次下棋时,潘大爷却不顾规则悔棋,李大爷觉得他这样做不妥就和他理论,可是潘大爷却蛮横的和李大爷动手打架。
养老院工作人员不说公平解决,反而一直偏向潘大爷,强制李大爷去道歉。这李大爷当然不同意了,这在养老院大家都是平等的,什么事情也要讲究公平,本来潘大爷做得不对又动手打人,自己不追究责任就不错了,反而还让自己道歉,哪有这样的道理。后来李大爷气得直接办理了退园手续,再也不去养老院了。
没办法,后来儿女们就为李大爷雇了钟点工,每天按时来做饭收拾房间。
写在最后:其实李大爷在养老院遇到的并不是个例,这也是老人们在养老院会经常遇到的问题。正所谓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养老院只是一个浓缩的社会而已。
虽说大家都是交了费用的,但是必定也会有一些人有其他资源让养老院受益。比如说有钱人可以给养老院捐钱改善环境,或者有官职的人通过个人关系为养老院谋福利。这些人自然会受到特别的待遇,这点无可厚非。
但是养老院作为托老机构,也不能完全只看重效益。他们也应该把重心放在如何让老人安度晚年上面,而不是看重效益偏向一方打击一方。老年人的内心是脆弱的,需要有人关心温暖,这时候养老机构更应该肩负起责任,做好服务保障工作,让老年人在养老院能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