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一到春节,静安区宝山路450弄17号内的租户都会回老家过年,租户约占大楼总户数的三分之二,他们一走,整个大楼也显得空空荡荡。今年因为疫情的缘故,居民都响应政府号召,留在上海过年。这几天,楼组长、志愿者开展了新年送福活动,让租户在这里也能感受到浓浓的“年味”。
这栋楼叫奔腾新干线,因为户数一共520户,大家平时都称之为奔腾520。
送福活动
活动上有一位忙碌的居民,她就是32楼的赵秀青,几年来,她用书画作品打扮楼道、动员邻居一起参与社区活动,让来自五湖四海的居民都找到了社区归属感,让我们一起来走进她的故事吧!
书画引领好风尚
7年前,赵秀青和老伴两人搬来奔腾新干线养老。退休前,赵是黄浦区永安路幼儿园的一名书画教师。永安路幼儿园是书法实验幼儿园,30多年的教师生涯中,她和她的学生获得过许多书画方面的奖项,学生中有不少拿过全国书画比赛金奖的,她也获得过“全国模范园丁”的荣誉称号。
赵秀青
来到奔腾新干线居住后,大约三年前的一天,赵秀青用毛笔在自己门外的白墙上写了一首诗,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虽是信手的涂鸦,但昔日的书画老师出手定是不凡,飘逸娟秀的字迹引来了周边邻居的纷纷驻足,他们走过路过都会问一句,这是谁写的啊?熟悉了之后,邻居们便和赵秀青攀谈了起来。赵秀青便趁此机会,有时候让大家不要楼道堆物,有时候就拉拉家常,问问谁家有生活困难,等等。
因为一首诗、一手字,赵秀青便与邻居们熟稔了起来。她发现,她再也不用操心楼道堆物这件事儿了,因为墙上有字,大家自然而然都不把物品堆到楼道来了,小朋友也不会在墙上乱涂乱画了。
走到赵秀青家门口,门外一个门神是她画的,门上两只小金鱼俏皮可爱,自然也出自她的手笔。
2020年,为了创建美丽楼组,赵秀青又创作了一组作品《十二生肖》,挂在了她家家门外的楼道里,12幅画一字排开:鼠你有福、牛气冲天、如虎添翼……一共12幅,每幅便以一个生肖为主题,一个成语配一幅画。
连赵秀青自己也难以给这组作品归个类别。“书到极时书似画,画至妙处画如书”,大概是对她作品最好的概括。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作品的画框是赵秀青利用废报纸做的,她把报纸剪裁好,揉成杆状,再用墨水涂成黑色,粘贴在一起,便形成了最环保的画框。
社区活动“一呼十应”
除了书画,赵秀青还进一步参与到社区各项活动中去,例如红歌会、朗诵班、瓶子菜园,都有赵秀青的身影。因为书画,赵秀青与邻居相熟后,也把后者一起动员进了社区活动中,“五湖四海”的人都在这里找到了精神家园,快乐又满足。
居民们参与社区活动
赵秀青是退休后买房居住在这里的,但她的邻居们大多为租户,来自天南地北,租户的社区认同感往往较低,可这里的租户却因为赵秀青的缘故,一来就能融入社区,赵秀青如数家珍地向周到君介绍:我对面的邻居是前年搬来的,去年已经开始参与瓶子菜园的项目,定期浇水忙得不亦乐乎;我楼下的邻居现在和我一起参加红歌会,一会儿还要一起去排练,明天要一起登台表演的呀!以前社区活动很难叫来人,现在谈不上一呼百应,“一呼十应”还是有的。
居民们参与红歌会
为了带动居民们参与的积极性,赵秀青发挥自己特长又做了一件事,她把社区活动的照片积累起来,做成了一本漂亮的手账。
翻开手账,第一页是几位志愿者的合影,大家拿着福字参与春节活动,照片下方的米老鼠是赵秀青手绘的,每一页上的装饰花纹或是赵秀青手绘,或是她找来材料拼贴而成,精致秀美,看的人爱不释手。在疫情期间的照片下方,她手绘了几个实验瓶和显微镜,显出几分妙趣。她说:“我用这种方式呈现活动成果,大家参与起来就更带劲了!毕竟,这里很多人房子是租来的,日子不是租来的呀!”
在赵秀青家中,周到君还发现了一个“宝贝”。远看是一个“福”字,近看就别有乾坤了,“福”的每个笔画里还藏着乌龟、百合花、祥云、荷花、锦鲤等吉祥之物,是字还是画?此幅画是赵秀青原创的创意画!
赵秀青说,2019年农历新年前的两个月,她用狼毫笔慢慢勾线、涂色,创作了这幅画,新年时,她和志愿者一起把这幅福字贴在楼道里,送到需要帮助的居民家中……因为创作耗时很长,赵秀青很久没有作“福”字了,但她感到,邻里友爱的氛围永远留在了这些作品里,这些活动中。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吴佳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