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新春走基层」感谢你们,拜年了
2021-02-13 02:53  浏览:215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东丽区志愿者来到张贵庄街津门里社区为外地留津过年人员送去春联、大红灯笼等节日物品


红桥区实验小学为21位留在天津过年的外地老师举办联谊活动


和平区新疆路社区和辖区共建单位志愿者为汇文中学新疆和田班留津过年的学生送去新春礼包


海河医院病区里张贴上“福”字

感谢您 留在津城

来自山西的张晋元 ── 和自己“赛跑”

天津大学牵头的我国地震工程领域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正在天大北洋园校区内建设。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继贵州天眼等之后的又一“国之重器”,建成后将成为目前世界最大、功能最强的重大工程抗震模拟研究设施。为建设好这一设施,春节,许多科研团队成员放弃了回老家团聚的机会,留津继续开展建设、科研工作,为今年土建主体完工等打下扎实基础。

“这是水下振动台的设备区,整个17000多平方米……”天大地震模拟设施建设管理办公室工程管理部部长张晋元向记者介绍说。54岁的他是山西人,今年国家倡导就地过年,加上项目工期紧,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科研团队的30多人里包括张晋元在内90%的人都留了下来,“还有好多项技术方案等案头工作要做,也要根据需要随时到已进入冬歇的施工现场看看,为节后后续工作作准备。”

“天大牵头建设的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将建设尺寸和载重量更大的地震模拟振动台,以及能同时模拟地震与水下波流耦合作用的振动台台阵试验装置,设施将在2024年建成,建成后可以进行大型建筑在历史最强地震下的抗震试验,可整体提升工程结构安全性和国家防震减灾的能力。”谈起项目意义,天大地震模拟设施建设管理办公室科学工艺部副部长刘铭劼十分自豪,但他也表示,当技术走到世界前沿,很难有现成文献、先例可以参考,这更需要从工程中挖掘出科学问题,通过基础研究,从根本上获得突破,才可能胜人一筹。

按照计划,今年5月要进行地下结构中的闭水实验,这部分是专门做跨海桥梁、海底隧道等建筑物抗震实验的地方。刘铭劼说,春节期间,他们要完成闭水实验等技术方案,“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早一天建成就能早一天发挥作用,这也是团队自我加压、只争朝夕的动力。”

来自成都的肖峰 ── 保用水无忧

2月10日,早上8:00,天津水务集团所属自来水集团凌庄水厂副厂长肖峰一如往常,早早来到位于水厂南侧办公楼顶楼中控室。

中控室的电脑屏和大屏上,实时监控着厂内从原水到出厂水全过程实况以及全工艺流程数据监测。这里是肖峰每天上班第一个“打卡”点位。

他通过“生产运行监控系统”查看前一天水质、在线仪表过程水等数据曲线。这两天的运行情况一直平稳,这令肖峰感到满意。

随后,他叮嘱运行人员:“春节到了,咱们更要保障供水安全,大家努把力,尽心值守,在设备巡视巡检、水质监控上多加注意。”

往年春节是一年中供水量最低的时期,去年只有不到29万吨/天。而今年由于很多人留津过年,到目前为止,外网用水量没有明显降低,依然保持在40万吨/日以上,和平日42万吨/日的日均产水量基本持平。

“从没遇到过供水需求这么大。”作为主抓生产的副厂长,肖峰感到“压力山大”。他说,“今年滤池负荷没有下降,送水设备也不能休息,生产线负荷会比较高。”

“我们提前备足混凝剂等药剂,并对关键设备设施进行了维护,在春节期间应急处理措施上也做好预案。”完成中控室例行工作,肖峰开始产水全流程巡视,他边向西侧预沉池走,边对记者说。

一小时后,肖峰巡视完新生产线,看到“4系列产水浊度仪”上显示0.020度,“这说明滤后水浊度已经优于饮用水国家标准。”一切正常,这让肖峰松了口气。

在水厂东侧,一片土地已平整出来。

肖峰告诉记者:“老送水泵房能力有限,最高峰送水仅能达到44万吨/日,为匹配60万吨/日产水能力,我们从2020年年底开工建设送水泵房异地重建工程,拆掉5号清水库,在其上建一期南侧泵房,预计2021年年底完成,届时送水能力可提升到55万吨/日。2022年年底二期建成后,就能实现60万吨/日送水能力。”

今年春节是成都人肖峰第三个不能回乡的春节,大年三十,他还将坐镇水厂,他说,希望他的守候,能让津城百姓和留津过年的人用水无忧。

来自武汉的陈博 ── 留岗也快乐

在津工作的陈博依然忙碌在生产线上,没有动身返乡的计划。今年是他连续第二年在天津过年。

陈博是天津三星视界移动有限公司的员工,眼下,这家坐落在西青区微电子工业区的企业每天都会产出数十万片的OLED显示屏,供应多个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品牌。陈博的工作就是管理自动化生产设备,保障生产顺利运行。

他的老家在湖北武汉,去年春节由于疫情严重,陈博没能回家和父母团聚。而相比于去年的“被动居家”,今年一家人选择了“主动留守”。“我爸妈本来计划春节自驾来天津,但后来他们决定响应号召,减少流动,也没让我回家。”陈博说,“大家都很重视防疫,也是为大局考虑。”

陈博的儿子在去年6月出生,家里的老人至今还没有机会抱一抱孙子。他告诉记者,现在老两口每天都要通过视频看孙子,打算到疫情好转的时候再来天津,一家团圆。

“虽然不回家,但在天津也能得到很多。”陈博提到的是公司为留岗员工准备的节日“大礼包”,三星视界移动副总经理胡雨笠介绍,除了节日期间工资加倍,公司又为留岗的一线员工准备了丰厚的留岗红包,大年初一还会发放干果零食礼包。

组装生产线班长衣雪静就对这个春节期待满满。“虽然这个月只有28天,但工资相当于以往两个月那么多。大家还特别期待抽奖,按以前的经验,大部分人都不会空手而归。”在她看来,春节领福利还能赚工资,是“一举两得”。

“每年春节公司都会连续生产,但今年留津的员工尤其多,我们约有3500名生产一线员工,其中98.3%的人春节留岗。”胡雨笠介绍。

公司工会主席张琳荟介绍,为了给留津员工送上春节祝福,公司专门举办了“这个春节我们在一起”主题团建活动和“云上”年会,来自天津、廊坊等地的300余名员工一起通过线上“相聚”庆祝。

据了解,天津顶益的员工超过2000人,其中外地作业员占到60%,今年几乎全部留津过年。大年三十,厂长梁恩谞会和大家一起吃年夜饭,公司也准备了新年礼物和留岗红包。

来自五湖四海的他们 ── 开心过大年

大红的吊钱儿,火红的福字。走进高新区华苑产业园的天津三安光电有限公司,浓浓的年味儿迎面而来。

厂区的院子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年货,煞是壮观。一百多个员工正忙着收发春节的年货,脸上满是兴奋和喜悦。这边的大礼盒摞了一人高,那边的大礼包占满了篮球场边的空地。“今年滨海高新区给我们企业的年货特别实惠,各种零食酱货满满当当一大盒。”公司党委书记杨鹏飞指向院子的另一边,“这些是我们企业自己给就地过年的员工准备的。留下过年的几百个员工每人一箱牛奶,黄色方便袋里的是各种水果,透明方便袋里的是零食,今天会一并送到每个员工的手里,让员工过一个开心年。”

天津三安光电主要生产LED芯片、商用卫星电池芯片等,由于该公司属于比较精密的电子行业,需要保持生产继续性,同时由于国际订单任务重、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课题压力大,春节期间一直处于连续生产状态。

“我们企业每年都有员工值班,但是今年选择留下就地过年的特别多,占到总体的80%—90%,比往年增长了30%。”杨鹏飞告诉记者,“除了市里补助的每人300元,我们企业自己掏腰包,除了正常发放的加班费,还特别拿出150万元补贴就地过年的员工。”

春节期间,从公司总经理室班子成员到各级骨干都主动留在公司陪着基层员工一起过年。老家在山东聊城的高守帅博士已经给宿舍贴上了福字:“为了让我们这些不能回家过年的员工不寂寞,公司食堂开发了新菜品,烘烤了蛋糕、饼干等小西点,还现场制作了糖葫芦,在公司就能感受到春节的喜庆气氛。”

“企业2021年全年的订单都已经排满,尤其是MINI-LED芯片、植物照明芯片、用于安防的红外芯片等主打产品,订单都实现了爆发式增长。”公司总经理王笃祥对新的一年信心满满,“今年以来,我们工厂一直是满负荷生产,预计今年产值有望增长30%。”

感恩您 守在身边

“先锋队” 温暖送心坎

“春节快到了,我们要为困难群众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春节前夕,和平区纪委监委组织了一场特殊的捐款活动,你50元,我100元,95名机关干部们将涓涓细流汇成了海洋,将爱心变成了希望……

这次捐款的对象叫赵金团,区纪委监委党员干部在“和平夜话”实践活动中,为其解决了窗户透风、没有暖气等问题,在随后的回访过程中,赵金团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处境让区纪委监委的党员干部更加心酸。

赵金团是一名40年党龄的老党员,4年前儿媳因白血病离世,抛下了年仅8岁的女儿,孩子父亲常年在静海上班,根本无法照料这个“破碎”的家庭。赵金团老夫妻俩拖着病身把孙女一年一年抚养长大。随着年龄的增长,两位老人身体每况愈下,赵金团心脏不好,安装了多个支架,老伴儿也患胰腺癌,并且已经晚期转移,眼看这个摇摇欲坠的家庭就要倒下,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姥姥姥爷伸出了“援手”,邀赵金团老夫妻俩到赤峰道25号一起居住,即便是四个老人共同照顾孙女,生活依旧十分拮据。

区纪委监委干部得知该情况后在机关内自发组织起了爱心募捐活动。一下午的时间,区纪委监委机关干部纷纷主动伸出援手,奉献爱心。

当大家把爱心募捐款送达赵金团手里的时候,老人激动得热泪盈眶,哽咽地说:“感谢党,感谢区纪委监委给我送温暖,现在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教育好自己的儿子、孙女,让他们一门心思跟党走,好好工作、好好学习,努力为党的事业作贡献。”

“纪检监察干部是党的先锋部队,把党的温暖送到困难党员和群众心坎上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坚信,无论哪家生活有困难,有党组织在就一定能渡过去,我们的责任就是以实际行动去帮助,不让一家一户有过不去的坎。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让赵金团一家渡过难关,过上一个欢乐祥和的新春佳节。”和平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监委主任李秋增激动地说。

“红马甲” 解困迎新春

理发、洗衣、扫卫生、贴福字、挂灯笼、包饺子……辛丑牛年春节将至,蓟州区1500多名专职网格员身穿红马甲,走进困难家庭,用爱心解困,帮他们过一个祥和快乐的春节。

早晨8点,家住蓟州区文昌街引滦小区的独居老人张若愚就迎来了几位“亲人”,这些“亲人”就是社区的网格员,他们一进门就为老人打扫房间、给老人理发,屋内洋溢着浓浓的爱意。

老人眼里闪着泪花说:“我是一个孤老头,无儿无女,快过春节了,有点孤独,没想到网格员们及时来看我,就像对待亲人一样,帮我干家务,我心里非常感动!”

在花园新村的刘翠云大妈,也是一位独居老人,中午12点午饭时间,社区网格员为刘大妈煮好了饺子,大家围坐在大妈身边,一边聊着家常一边吃着饺子,老人满脸欢喜。

“大妈,我们给您带来了一个可视门铃,有啥事您就按这个门铃,网格员就能马上过来帮您解决。”77岁的杨秀英独居在文昌街道胜利路社区,一大早,文昌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郑德林便带领着网格员和志愿者们提着满满的年货来到了杨秀英的家中,并把一个可视门铃送到家。

连日来,在蓟州区其他20多个乡镇网格分中心,网格员们走村入户,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了困难户家中。

在罗庄子镇、杨津庄镇等网格分中心,网格员们有的走访慰问辖区网格内的烈士家属,有的对困难家庭人员进行慰问,切实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困难,做到了民情尽掌握,解困迎新春。

蓟州区网格管理中心负责人周云来介绍,蓟州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初心暖民心 春节送关爱”困难群体新春慰问活动,截至目前,仅文昌街道就已给困难户家庭发放慰问金73400元、发放慰问品54份,送春联、福字1000余张,惠及各类困难群体126户。

好心人 获特别关爱

为迎接辛丑牛年春节,连日来,武清区汊沽港镇开展了给“爱心人士”送关爱慰问活动,让播撒爱心者也能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

早8点,家住武清区汊沽港六道口村刘伟家的大门被推开,镇党委宣传委员赵亚国、镇文化站站长赵廷山带领志愿者们走了进来,手里提着红红的礼品盒。

“刘伟,您是道德模范、‘武清好人’,多年来干了很多好事,特辛苦,春节快到了,我们代表镇党委政府特意来慰问你们。”赵亚国紧握着刘伟的手亲切地说道。

33岁的刘伟是汊沽港镇六道口村一位普通农民,更是一位爱心人士,多年来创立的“三爱雷锋车队”常年开展扶危济困、志愿奉献活动,至今已发展志愿者近400人,自己先后捐出了40多万元。

“扶危助困,关爱困难群众,这是我愿做的事,感谢镇党委政府给我们加油。车队节前已慰问了20户困难家庭上学子女,送去食品、衣服、玩具同时,特意送去多种文化学习书籍,帮助他们早日成才,报效祖国,2021年我们还要加大扶困力度。”刘伟说道。

走出刘伟家,慰问组又来到了镇一街小学教师、道德模范、“武清好人”—韩秀梅家。韩秀梅,多年来一直坚持到养老院、和平之君儿童福利院照看老人和孤残儿童,参加瓷娃娃爱心关爱活动,常年坚持献爱心。

“今天镇党委政府看望我,特感动,新的一年,我要继续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弘扬淳朴互助的文明乡风。”韩秀梅表示。

赵亚国介绍,近年来,该镇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涌现出了一批道德模范。为感谢并鼓励他们在新的一年里继续播撒爱心,我们特意组织了这次慰问活动,给播爱者鼓劲加油。

寻光者 照亮前行路

拎着米面油,抱着大馒头,端着三种馅,一块往“家”走……乍一看,这温馨的一幕,会以为是幸福的一大家子准备包饺子、过大年。但实则,这是宁河区残联工作人员与秋萍巾帼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一起前往视力残疾人张丙德家,为他送去新春的关怀与祝福。

来自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的张丙德,是一名一级视力残疾人,虽然“黑暗”遮住了双眼,但他一直没有放弃寻找“光明”,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学成了一手按摩技艺,在宁河区开办了一家推拿按摩馆。

“自打到了咱们宁河,残联同志和志愿者都对我可照顾了,经常来看我,问我有啥困难,有啥要求,想着法地帮我解决,让我觉得特别温暖,就跟在家一样。”谈起在天津,在宁河的感受,张丙德有太多的话想说。

这样的关怀备至,让张丙德心存感激,时刻想着以实际行动来回馈第二故乡。如今,他每月都会专门安排出两天时间,免费为困难残疾人服务,并免费为其他残疾朋友提供培训,为天津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今年,他也积极响应号召,主动留下来,在宁河过春节。“这是我第一次自己在外地过年,也惦记老婆孩子,想跟他们团聚,但面对今年疫情形势,还是不扎堆、少跑动好。”张丙德觉得这样做“对天津好、对家里好”。

大红的福字、新贴的春联,感受着浓浓的年味儿,张丙德的脸上写满了幸福……

“小姑娘” 呵护老人家

早晨8点,生活在河西区桃园街的翁淑琴老人,会准时接到一个温馨的电话。它像往常一样,提醒老人注意天气变化,保暖防寒,还特意叮嘱老人家好好过节,有任何事都可以拨打85858590。“我每天早上都等着 ‘小姑娘’的这个电话,放下电话心里才踏实,然后才该干啥干啥。”80岁的翁奶奶说。她口中的“小姑娘”,是京东科技集团通过拟人化的语音合成技术,由机器生成的女生音色。每天,河西区5000多位独居老人,都能接到“小姑娘”从河西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打来的问询电话。每通电话沟通时长1分钟左右。

“心里很熨帖”。翁奶奶的儿子张巍在电话里告诉记者。他因为疫情隔离在京,这也是54年来,他第一次不能和母亲一起过春节,肯定很遗憾,但因为有智能科技+社区工作人员的贴心服务,他宽慰了很多。

河西区委网信办副主任刘文建介绍,“智能外呼系统定时呼叫老人,确认状况,未响应者通过人工呼叫和入户探访进行兜底保障。”

家住河西区照耀里社区的郑静慧老人深有感触。去年9月,老人独居在家,凌晨摔倒。第二天早晨8点,智能外呼了解到这一情况,反馈给河西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平台第一时间调度社区网格员、志愿者将老人送医,确保安全无虞。

河西区智慧养老模式的背后,有着“一库一网一平台”支撑:围绕老年人家庭状况、身体状况、生活需求等4大类21项数据维度,开展全区20余万老年人大普查,搭建起了老年人口数据库,打通当地公安、社保、民政等多个部门数据。同时,河西区还构建了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和养老服务网,整合公开各类养老信息,实现区、街、社区三级管理。


发布人:3c0c****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