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废物式养老”正在摧毁你的父母:有吃有喝不用干活?那是大不孝
2021-02-13 07:10  浏览:769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文|秘籍君

“有吃有喝,不用干活,您到底在不满什么?”

刚出门,就碰上邻居的抱怨声,看到我一脸诧异,她眼神尴尬,有点无奈。难得上班顺路,我们就在地铁上聊了起来。

据我所知,我这邻居王女士是独生女,结婚后依旧与父母同住,目前育有一子,已经上高中了,按理说,现在正是享受的生活阶段,毕竟儿子老公不用愁,家庭经济条件富裕,父母也在身边,为何王女士清晨如此暴躁呢?

面对我的疑惑,王女士一脸苦笑,说起了给父母养老的那些事儿。


众所周知,中国人在养老这件事上一向是交给年轻人,养儿防老是我国传统家庭观的核心,并有法律保驾护航,大多数父母老了以后都要跟子女住。王女士家便是,家里一百五十多平的房子,不缺父母住的地方,原本三代同堂、天伦之乐,却随着时间的流逝改变了。

“高中功课忙,儿子没时间跑来跑去,最近就办了寄宿。可这一寄宿,我爸妈就急了,因为他们没事做了。”

王女士说起这件事非常无语,在她眼里,父母有吃有喝不用干活是她孝顺的表现,谁知三个月不到,父母就待不住了,总是在小事上找麻烦不说,还时不时表露对现在生活的不满,认为自己就像废物一样。两方争执不下,这才有了早上那一幕。

了解事情起承转合后,我只能叹口气,表示王女士的孝顺方式在社会上并不少见,但却被心理学家们称之为“废物式养老”,属于摧毁中国父母的利器,真要评价的话,我只能说一句“那是大不孝”,理由很现实,一起来看下。


▲“废物式养老”的危害

①老年人逐渐失去劳动能力

以王女士父母为例,早先三代同堂,老一辈要操心孩子的教育问题,从接送上下学,到一日三餐,老人家要操持家务,照顾一大家子的生活。看上去是在操劳,其实却是避免退休后学习能力下降,继续延续劳动能力。

很多年轻人或许不能理解老年人为何执着于工作,这就要从他们的生活背景说起,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是一个人人工作的大锅饭时期,想要日子过得好,人人都要努力才行,这种时代环境造就了老年人把工作当成享受的观点。

或许在年轻人看来,让父母干活是大不孝,但对于父母本人来说,长期不干活反而会让他们丧失对生活的激情,也就成了所谓的“混吃等死”状态。

心理换位一下,假如从现在开始,让你三年不上班,每天除了吃喝什么都不必做,怕是三年谁也熬不过去。老人家也是一样,他们对高科技很陌生,只想在劳动中寻找生活的证明,若是子女什么都不让他们干,他们的劳动能力会逐渐丧失,反而容易得老年痴呆。


②忽视了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众所周知,隔壁日本已经是老龄化社会,所以他们会非常重视老年人的需求。在调查样本中,他们发现比起物质基础,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更强烈。

有些老年人早年丧偶,如今孤独一人,若是子女忽视了他们的精神需求,他们会找不到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一旦个人价值感丧失,那老人家就无法从子女的孝顺中得到尊重,这会是他们衰老的开始。

如王女士的父母所言,每日里除了吃喝就是玩乐,这本身是对他们“余热”的不尊重,似乎他们活着就是在浪费这个社会的资源。这是他们那个年代的人所不能忍受的。若王女士真的孝顺,就应该考虑给父母报个老年学习班,或者培养一些爱好,这样才能避免父母抑郁。


▲如何避免“废物式养老”?

答案很简单,那就是认可父母的晚年价值。

以我家公婆为例,从三代同堂的第一天开始,我就有意识地向他们示弱。一方面是因为我本身比较懒,对于琐碎的家务事一概不想管,在我的主动求助下,育儿和家务的责任都有婆婆帮忙分担。


另一方面,每到家里出现小事,我都会主动询问公公的看法,在我家,小事老人家做主,大事才是年轻人决定,这种均衡让老人家很受用。

说白了,老年人最怕的便是被认为老而无用。年轻人若是真孝顺,就必须让父母意识到“被需要”,只有这样,父母对待生活才会充满热情。

【话题讨论:你家父母是如何养老的呢?】


发布人:f3a0****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