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父母老了,你会把他们安排在哪里?不知道这个问题,有多少儿女想过。
我想,有人会在父母需要照顾时,肩负起身为儿女的责任,你养我小,我养你老,把父母接到身边;也有人因为生活的压力等种种原因并没有时间和精力亲自照顾父母,而选择把父母送进养老院;
当然也有人经济条件比较好,把父母安排在自己的隔壁,既能每天都能够照顾到,又能保持各自独立的空间。
无论如何选择,在尊重父母意愿的同时,能够尽一份孝心都是一种好的安排,比那些直接对父母不管不顾的儿女要强千百倍。
自然,在我们的生活中,往往还存在各种阻碍和特殊情况。比如父母比较难相处,怎么都不能让他们满意,再比如只剩下父亲或者母亲,既不想让他们孤单自己居住,又不想送养老院,只能留在自己身边。
就像朋友焦雪遇到的这件麻烦事,她七十岁的婆婆主动要求要在他们家养老,面对这个脾气不好,态度执拗,很难相处的婆婆,焦雪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
她试图反对过,却招来婆婆的质问,婆婆曾歇斯底里地跟她说过:“我养儿子养了二十多年,供他吃,供他穿,供他上大学,如今他有能力了,我也需要人照顾了,住在他家养老有错吗?”
的确,焦雪也知道,丈夫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从小到大都是婆婆一个人把他拉扯大,吃了不少苦,也受了不少罪。
可即便是这样,也不代表她作为儿媳妇就要接受婆婆在自己家里养老。如果婆婆是一个好相处的也就罢了,可偏偏婆婆是一个这样的老太太,她实在无法接受。
当然,她也试过跟丈夫谈这个问题,但丈夫毕竟比她大了十几岁,在处理这种问题上只会和稀泥,除了让她多担待就是保证一定会补偿焦雪,加倍对她好,其他并未多说。
焦雪明白,丈夫只是糊弄自己,是缓兵之计而已。面对丈夫的这种态度和婆婆强硬的要求,焦雪十分难过。可她是二婚,真的不想轻易再走离婚这条路。
作为焦雪的朋友,说实话面对这种情况我也无计可施。如果焦雪公婆都健在还好,凭借他们的实力,再买一套房子都可以,可偏偏她婆婆寡居多年,让她自己住,怎么都不放心。
其实无论是我还是焦雪,作为女人都明白一个单亲妈妈拉扯一个儿子有多么难。我们聊天的时候,还曾讲过,记得焦雪丈夫小时候生了一场大病,那时候农村穷,晚上连车都借不到,焦雪婆婆硬是背着焦雪丈夫走了二十多公里的路,才把他送到医院。
后来生活条件好了,村里人观念也变得开放了,有人给焦雪婆婆介绍对象,可为了不让焦雪丈夫受委屈,焦雪婆婆硬是没有改嫁。
焦雪丈夫后来上学深造、买房子的钱,也有焦雪婆婆的功劳。不得不承认,焦雪婆婆是一个让人敬佩的女人,也是一位尽职尽责的好母亲。
再想想焦雪婆婆跟焦雪说的那些话,的确,作为一个为了孩子付出整个前半生的女人来说,难道没有资格晚年住在儿子家,让儿子尽孝心吗?
虽然这句话有些道德绑架的意思,但是,这些话也不得不让人深思。如果焦雪丈夫现在是单身,没有妻子,那也好说,母子两个人想住在一起多久都行。
可焦雪丈夫毕竟是已婚状态,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妻子和儿子,是不是在婆婆住进来之前,也要征求焦雪的意见。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对于外人来说实在难以评论,也拿不出对双方都合理的解决方案。
但话说回来,毕竟是一家人,一家人之间需要的就是相互包容和退让,如果双方都步步紧逼,谁都讨不到好处。相反,如果各退一步,或许事情还有商量的余地。
而且据我所知,虽然焦雪婆婆不是一个好相处的老太太,但是心肠并不坏。焦雪当初生孩子时难产,尽管不涉及保大保小的问题,但是对这种事情还存在老观念的婆婆,嘴里念叨的一直是希望焦雪能好起来。
焦雪从手术室出来,婆婆也是第一时间先关心她。
记得焦雪说过,她坐月子期间,婆婆虽然不会做可口的饭菜,但是那一个月家里所有的卫生和衣服、被罩全都是婆婆包揽的。
婆婆典型的嘴硬心软,外表看起来不好相处,但内心却十分善良。想起这些,焦雪的心也有些动摇,但是还是没办法接受和婆婆长期住在一起。
听焦雪说完这些,我的内心也稍稍有些释怀。这一家人早晚会生活在一个屋檐下,焦雪也一定会退让一步。我相信,看到焦雪的转变,她的婆婆态度也会有所缓和。
其实每个家庭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矛盾和摩擦,但生活就是由这些大大小小的问题组成。每当我们解决一个问题,感情就会更进一步。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作为儿媳妇,看在丈夫的面子上,该对公婆尽孝的时候也不能退缩。即便做不到亲自伺候,也要把应该做的全都做了,千万不要试图阻碍丈夫的孝心。
而作为婆婆,虽然生活所迫不得已要跟儿子儿媳住在一起,也应该懂得分寸,对儿媳妇也要客客气气,即便是没办法把儿媳妇当成自己的孩子对待,也应该像长辈那样关心和慈爱。
作为男人,在自己母亲和妻子中间,要起到一个调节的作用,千万不要当成一个摆设,关键时候遇到问题就往后退缩。这两个女人都是因为你才相识,相知,她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其实取决于你会不会做事。
最后,不管这一个大家庭住不住在一起,都是最亲近的一家人。而一家人之间,最需要的就是相互帮助和扶持。愿我们都能站在对方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真正成为和睦的一家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