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老龄化程度加剧及新生儿出生率连降而诱发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渐凸显,比如劳动力人口短缺、养老基金面临支付压力、医疗及养老等公共社会负担加重等等。为了应对人口结构化危机,促进人口红利进一步释放,国家于2016年全面放开“二孩政策”,鼓励只有一个孩子的年轻夫妻积极生育二胎。然而遗憾的是,迫于房贷、车贷、教育、抚养等一系列的经济压力,我国新生儿的出生率非但没有提升,反而迎来“4连降”!
2020年新生儿出生数量再降460多万!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新生儿的出生总数量为1003.5万,较2019年相比又下降461.5万!有专业人士表示,如若照此趋势发展,我国老龄化的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子女们所要承担的养老压力无疑会再加重。并且,随着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的减少,人口红利也会逐步下降,进而制约国民经济发展,不利于综合国力的提升。因此,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困扰我们的生活,如何想办法提高新生儿的出生率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
2021年起,生育政策或迎“大调整”?
据了解,针对这一问题,不少专家学者乃至两会人大代表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比如像经济学家任泽平提出“开放3胎”的建议;像北大教授陆杰华提出“全面开放”生育政策;全国人大代表林勇提出3点以缓解生育二胎的“后顾之忧”!
①发展并逐步完善0~3岁婴幼儿的护理服务;
②将幼儿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
③针对多子家庭发放教育券,让3~5岁凭借教育券免费就读私立幼儿园。
对于放开三胎、全面开放生育政策以及为了让“生得起、养得起”的护理服务及教育扶持等等提议,网友们表示大力支持!当然,就现状而言,除了生育与养育的成本大之外,教育及住房以及嫁娶等高额的开支往往也是摆在不少家庭面前阻挠其生育二胎的难题。而且,上述这些提议并非到了落实阶段,至于是否能够被采纳还要经过论证才行。
不过,对于生育政策的调整并非“天方夜谭”,专家们的建议国家并非没有考虑。在2021年2月28日国家卫健委首次明确,允许东北地区可以针对生育问题进行评估与实际探索,然而再结合实际提出东北地区实施全面生育的试点方案。试想,如果东北地区率先展开全面生育试点并取得成功的话,那是不是也就代表其余省份也有机会落实这项提议呢?再进一步,未来“全面放开生育”会不会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呢?
当然,就现阶段而言,全面放开生育距离我们还十分遥远,尽管新生儿出生率低这项问题已经迫在眉睫,但是人口问题毕竟关系到经济、政治等多项问题。并且,在生育成本如此之高的背景下,要想提高新生儿出生数量,首先必须要解决与生育相关的配套问题,以便让大家生得起、养得起!否则,即便放宽生育,又有多少人敢生呢?大家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