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和缴费基数,哪个更重要?参保该如何选择呢?
2021-03-21 22:50  浏览:910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养老金的待遇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缴费年限长,领取的养老金会更高;缴费基数高,也能够提升养老金。但是,有的人说缴费年限更重要一些,是真的吗?

首先,我们看一下养老金计算公式。在养老金计算公式中,一般只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


基础养老金,主要和缴费年限、缴费基数、社平工资等因素挂钩。如果说按照100%基数缴费,每年可以领取1%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如果按照60%基数缴费,每年可以领取0.8%的社平工资。基础养老金,具有缩小社会收入分配差距的功能。养老金待遇差距比缴费基数差距缩小了一倍多。

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个人账户的累计余额除以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个人账户的余额,是按照缴费基数的8%划入的。但是,每年都会计发一次个人账户记账利息。相应的记账利率从2016年开始实施改革,由人社部统一公布。当年就高达8.31%,近年来记账利率一直在6%~8%以上,远比个人理财划算。毕竟个人账户的余额相当于个人自己为自己积累的养老积蓄,所以缴费时间越长产生的利息越多,还是非常划算的。


第二,养老金的增长。我们的社会保险,首要考虑的是社会效益。不管职工过去缴纳了多少养老保险费,相应的养老金待遇都是跟社会平均工资和物价因素相关的。每年都会不停地调整。如果养老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政府会给予补贴。

每年的养老金调整,都是人社部通过统一公布养老金调整的通知,各个省市自治区制定养老金调整方案。一般调整方案都包括定额调整,挂钩调整,适当倾斜三种方式进行。

定额调整是人们增加相同的钱数,体现了公平原则。

挂钩调整,主要分为缴费年限挂钩和按养老金水平挂钩两部分。缴费年限挂钩体现了个人对养老保险制度贡献的长短。一般来说是每年缴费年限增加一定金额的个人账户,养老金不过像山东、江苏等很多省市对于增加的标准还是有所倾斜的。比如说020年江苏省养老金调整方案15年以下部分每年缴费年限增加基本养老金两元,16~25年部分增加基本养老金三元,26年以上部分,每年缴费年限增加基本养老金五元。按养老金水平挂钩主要按照本人上年度养老金的一定比例增加。但实际上依然是在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基础上进行增加。所以说,缴费年限起到了双重作用。


倾斜调整,主要是针对高龄老人和艰苦边远地区进行倾斜照顾。像天津和北京等一些地区,也会对缴费年限较长的人,或者养老金不到一定水平的人群,有额外的缴费年限或者基本养老金增加。

实际上,对于一些参加养老保险制度较早的职工,比如说少数1997年当地建立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养老保险制度以前参加工作并缴费的人员会有过渡性养老金。

所以,一般来说缴费年限越长越划算。不要想着缴费钱数能够同等的弥补时间。只要我们有条件参保,建议养老保险缴费就不要中断。这样才能保障退休以后有一份更高的养老金待遇。


发布人:1292****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