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个事实,没有国家给钱,有的省市养老金恐怕都要发不出来了。
咱们国家31个省市自治区,去年只有7个有盈余,还有3个算是收支平衡,另外都是亏的,尤其是东北三省,长年倒数。
那7个有盈余的省市,是广东、北京、福建、江苏、上海和山东,几乎是咱们国家经济最好的地方了。
原因也很好理解。
这些经济最好的地方,集中了大量年轻的劳动力,年轻人一多,交的养老金自然也就多了。而以东北三省为代表的地方,人口流出严重、老龄化严重,自然就入不敷出了。
不过倒也不必太过担心。
咱们国家养老基金是全国统筹,哪里不够补哪里,比如辽宁去年上缴养老基金189亿,但得到拨款745亿,里外里还是赚的。
就算养老基金,东挪西挪挪不过来了,也还有更直接的财政补贴呢。
所以,咱们养老钱发不出来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但,发多少就不确定了。
现在拿钱的老一代人,受成长的时代影响,很多东西都是国家安排好的,没什么兴趣爱好。
至于养老金,政府发多少他们就花多少,绝不会有半点坏话。
但你打算像他们这么过吗?
反正我不干。
但要想老年过得好,你得趁早想。
比如,你打算在65岁退休的时候有300万,按照3%的利率,40岁存得要143万,30岁得要106万,20岁存得要80万。
在复利情况下,时间越早,存钱压力越小。
这还是按3%的利率算的,事实上,咱们国家的大部分银行只有5年期定期存款才能达到3%左右的利率,就这还不敢保证持久。
因为,现在全球大部分国家已经进入到负利率时代,咱们国家的银行存款利率,仍然有下调空间。
所以拿保险养老,并不是利益相关才这么说,只是矮子里面拔高个,固收或类固收产品里,储蓄性质保险的利率确实更高。
目前保险产品里,带储蓄性质的有两类:年金险和增额寿,它们各有各的亮点和适用人群。
跟年金险相比,增额终身寿更像是一个银行账户。
存入一笔钱,存个几十年,后期需要用到时,可以通过减保的方式自由支取,不限支取额度和次数,这些钱你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没取出来的,就按照一定利率复利增长。
跟银行存款相比,保险产品最大的亮点就是确定性,投保的那一刻开始,你的收益基本上就是确定的,不像银行利率,说不准什么时候又降低了。
不过就算是保险,也仍然遵从全球无风险利率下降的趋势,目前3.5%的预定利率不就是从4.025%调下来的吗。
已经购买的产品,不受影响,但新产品的预定利率,仍然可能继续下降。
另外,大家还要接受一个现实:
仅靠单一理财产品,是跑不过通胀的。
所以打算规划自己养老生活的,要抓紧一些了,因为以后怕是再也找不到,又比保险安全,还比保险收益高的金融产品了。
而且,保险可是资产组合里相当重要的一环。
有任何保险问题的,不管是保障,还是养老教育规划,养老的保险,具体买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