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一辈子,可能与无数人擦肩而过,然而能陪你走到最后的人却并不多。缘深缘浅,有时候并不是我们所能够决定的。
对女人来说,曾经父母是自己的依靠,结婚后有了自己的家庭,幸运的女人会一生一世一双人,而不幸的女人还可能会受到感情带来的伤害。
《廊桥遗梦》中,弗朗西斯卡说:“女人决定结婚生子时,她的生命一方面开始了,另一方面却结束了。”
婚后的生活才是女人生命真正的开始,可是很多女人在走进婚姻后把生活重心放在了老公和孩子的身上,却忽略了对自己的爱。等到意识到时,人生已然过去大半。
年过60岁,已进入晚年,女人最能依赖的人是谁?
有人说是已经成年的子女,当父母的抚育他们长大,该是他们反哺回报的时候了。
然而如今的社会,年轻人身上的担子并不轻松。父母60岁左右,正是他们小家庭成立并不多久,为生计为儿女焦头烂额之时。
并非子女不愿意孝敬父母,很多时候这是无奈之举。毕竟把重心偏移到父母的身上,必然要对自己的小家庭有所忽略,进而影响两代人的和谐相处。
年轻人不容易,当父母的能够理解。大多数年过60岁的女人,不但不要儿女的照顾,反倒是为子女家庭添砖加瓦,不但帮忙带孩子,还会在生活上补贴儿女。
女人这一生不容易,年轻时生儿育女,很少为自己而活,到了60岁以后还很难有自己的人生,依赖儿女显然是不现实的。
有人说,60岁以后的女人,要靠老伴的相互扶持,才能安然度过晚年。
这话不假,少年夫妻老来伴,老伴老伴,指的就是到晚年后能伴你度过每一天的人。
可是并不是所有的女人都很幸运。有些女人,操劳了一辈子,年轻时什么心都不让男人操,自己包揽了养儿育女和所有的家务,男人只当甩手掌柜。
如果嫁给了这样的男人,即使到了晚年,如果男人仍没有意识到女人的付出,那么真的也很难指望得上他会照顾好女人。
有些女人,熬过了大半辈子,以为到了晚年终于可以享享福气了,可是老伴却走到了前面,60岁说老不老,说年轻早已不再年轻,只能孤苦伶仃的一个人。
有些女人因为晚年的孤独,选择了老年再婚,可是老年的婚恋市场甚至比年轻人更为现实,更注重彼此的条件,否则就是去给别人当免费的保姆,最后也难得到保障。
人生,就是如此现实。
年轻的时候,我们对未来有太多美好的幻想,祝福别人的时候也总会说一句“心想事成”。但其实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人。
从前人们常说,养儿防老,真正到了晚年才发现,这其实是无法实现的理想。
父母为子女考虑的,永远要比子女能给予父母的,多得要多。
人到晚年,其实女人谁也依靠不了,能依赖的只有自己一个人。
因为依靠别人,命运之事由不得我们掌控,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而自己才是生命中永远都最靠谱的那个人。
能够意识到这一点,你的晚年才不至于太凄凉。
聪明的女人都懂得,年轻时就要为自己积攒足够的养老资本,这样才能免后顾之忧。
然而不乏一些女人母爱泛滥,把手中的积蓄全部花在了儿女身上,最后一无所有。
母亲的一位同事,那位阿姨已经63岁。她三十多岁时才生下儿子,所以一直含在口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飞了,对孩子有求必应,以至于儿子都结婚生子了,还在啃老。
儿子结婚时她卖掉了自己的两居室,添钱换了一套大三房,和儿子儿媳一起住。
然而住在一起几年了,儿媳却始终掉着脸,从来没有好好和她说过几句话,每次都是以“喂”开头。阿姨心里不舒服,但儿子却让她别太计较。
阿姨的老伴五十多岁时去世了,她本以为后半生有儿子的照拂,日子不会过得太差,没想到自己倾尽所有,却换不来儿子儿媳的笑脸。
如今阿姨是进退两难,悔不当初,不该卖房,更不该把买了的房子写上儿子的名字。
只是再后悔也没有用处,儿子拿不出来钱给她,还要在养孩子这件事情上依赖于她。
人到晚年,如果不提前为自己做好筹谋,最终被动的只能是自己。
金钱上要保障在晚年收入有限的情况下,能给自己看得起病,毕竟躺在病床上决定是否医治的时候,自己要有甩出来钱的底气,这样才不至于让儿女为难或者唾弃。
虽然当父母的都希望儿女过得好一些,但首先要在规划好自己生活的前提下,再去帮扶子女。
因为对于年轻人来说,未来还有无限可能,但对于父母来说,境遇一天不如一天,随时都可能有用钱的需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60岁以后,身体上也要照顾周全。
年轻时因为条件有限,大多数女人遇到一点儿小病就会忍着,扛扛就过去了。
但过了60岁,身体早已在走下坡路了,遇到身体出现问题,需要及时就医,不要小病耽搁成大病,到时候再有钱也回天无力了。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拥有强健的体魄,才能谈得上晚年的生活质量。
否则的话,不但需要花钱,还需要床前有人伺候,指望儿女的可能性真的不大。这并不是孝顺或者不孝顺,而是很现实的社会问题。
所以早早为身体做好保养,才能不至于晚年缠绵病榻,才能有自己理想的余生。
人到晚年,能够依靠的只有自己。
其实,女人这一生,也都是在依靠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活得不至于太过憋屈。
毕竟感情这回事,无论是爱情还是亲情,都是人性中飘忽的东西,都是随时可能会有变故的。
唯有自己对自己才是真实的。
女人苦了大半辈子,到了晚年,要学会善待自己,不要再与人生较劲,好好享受属于自己的余生时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