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娃”和“养老”,两者到底能不能牵连到一起?这里所讲的“带娃”,并不是指的父母带自己的儿女,而是父母给自己的儿女带孩子。是不是父母带了这一方的孩子,将来的养老问题就必须归在这孩子的父母头上,而没有带另一方的孩子长大,就没有赡养老人的义务?
在现实的生活当中,就有不少家庭矛盾是从“带娃”与“养老”的问题开始的
1、给女儿带孩子,找儿子养老
陈大妈已经到了66岁。前些年,她就一直给女儿家里带孩子,如今小外孙已经上小学了,不需要外婆再帮忙照顾,于是女儿就让陈大妈回哥哥家去享清福。
事情如果是按照这样顺利发展,那这个家也是和和美美的。然而,家庭的纷争才刚刚开始。陈大妈回到了自己的儿子家,儿子儿媳就挡着家门不让陈大妈进去,还非常直接地指责陈大妈:“你中用的时候,在妹妹家帮她带孩子,现在年纪大了,要养老就跑家里来了!哪有这样的好事儿?你给谁带孩子,就去谁家养老啊。”
陈大妈这一听,有些震惊,儿子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但想想,自己确实是有些对不住儿子,就又提着行李去到了女儿家。但迎接陈大妈的,还是一顿闭门羹。女儿也是毫不退让,理直气壮地说自己还有公公婆婆要养,自己的妈妈过来了就是添乱,而且女儿还拿出了哥哥娶妻、买房时候的事情来顶撞她。
想想自己在对待儿子女儿的时候,似乎也是不够公平,给这家带孩子,没帮那家,给这个买房,也没给另一个买。这一来孩子之间,跟自己也是有些隔阂的。到后来,陈大妈也只能是感叹:带大了外孙,却无处养老。
2、“给谁带娃就让谁养老
给谁带娃,就让谁养老,这句话一听,似乎有些道理。一个人帮了另一个人,回过头来,也应当得到帮助。这“互帮互助”的道理,谁都懂。但这事情放到了父母与儿女的身上,听起来就有些荒唐了,亲情之间,能够这样计算的吗?这是不是太过于残忍了?
不过,这其中也是显示出了父母在对待儿女的不合理,也就是偏袒其中一方。就像是事例中的陈大妈与儿子、女儿,就是不够合理,所以,儿女将其拒之门外,理由还显得充分恰当。而且,母亲被儿女这样一顶撞,也只能无奈认栽。
赡养父母是儿女的义务
看似有道理的“养儿防老”、“”,实际上在法律面前是站不住脚的。不管是在怎样的家庭中,父母都有抚养自己孩子的义务,而父母年老,儿女长大了,也都有责任在身。
儿女赡养父母,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像是事例中的“踢皮球”,哥哥把母亲推给妹妹照顾,妹妹也将母亲反推给哥哥,这种方式,就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表现。
而,实际上也不一定就是要跟父母住一起,全方位地照顾父母的衣食住行,其实将其中的一部分适当换成金钱,也是可以的。也就是“有钱出钱,没钱出力”。
父母给儿女带孩子不是义务
在很多的家庭中,由于年轻人需要工作,而老年人又休闲在家,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就默认了年轻人生下的孩子,就该由老年人来带。这种想法实际上就是错误的。年轻人结婚生子,在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之后,就是应该自己照顾好自己的家庭,老年人为我们带孩子、干活,都算是帮忙并不是义务。
而且,父母年老了之后,实际上他们希望的,并不一定就是儿女能够全心全意地来照顾自己,而是希望他们长大成人之后,能够知道“感恩”,这一方面才是最重要的。
总结
抚养儿女,赡养老人,这就是父母与儿女这一生的责任,是对彼此的。而在这其中,便是支撑我们去实践的一股力量。在现今,很多我们经常听到的观念,实际上并不够合理。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还是要好好去思量其中的正确性,并做出恰当的选择,而不是将本该自己承担的责任,全都推脱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