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涅阳三水
图片发自简书App
正在读书的你,是什么样的一种姿态?
是沉默的,还是念出声来?是沉思着还是手在书写着?
无论怎么样,都是显露在外边,能够被他人看到的一种形态,在这些形态的背后,那个不变的、稳定的东西,是什么呢?
毛泽东同志说过:“任何运动形式,其内部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
这个内在的,不变的,稳定的,共同的东西,就是阅读的本质。
2
我们知道,阅读是从写或者印刷的书面材料中,提取意义或者感情信息的过程。
这个过程中包含着这样的一些矛盾:
a.表达和理解的矛盾。
表达和理解,是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头脑和心灵的转换,作者的表达决定着交际的传递方向,他们的中介是文字这一符号。
b.文字到情感的双重转化矛盾。
文字是语言的符号,语言又是客观事物的记号。读者要从文字语言符号中提取意义信息和情感信息,就需要经历从文字到语义,再到情感的转化。
c.读者与作者的相互作用矛盾。
读者不同,对读物的理解和体验也不同,读物需要与时代结合,对读者的有着反作用。
3
书本或者杂志,是由物质构成的,纸张油墨,或者笔等等,无一例外,都是由物质材料构成的世界。
我们在阅读的时候,无论如何的读,总之就是要占有一个空间,还有光线,我们的眼睛,心灵,嘴巴等各种器官,也是物质的。
也就是说我们要阅读,就是要明白阅读首先是一个很现实的物质过程,没有这些各种物质的外在环境,阅读就不可能成为一个现实的过程。
4
阅读,是我们作为读者和书本呈现的作者,两个头脑之间理智的转换,心灵和情感的交流。
我们在阅读的时候,所读到的消息、知识,或者是观点、态度,无疑都是第一位的。
这个第一位,都是观念的、精神的产物,是作者的精神产品,是我们读者在进行着的精神传播。
5
物质和精神,在我们读者身上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是相互依附共存的。
书本刺激着我们的感知和思维,我们用心理和精神能量,对书本的字里行间进行着提取和捕捉。
我们作为读者,在提取这些信息和精神能量之后,又会以不同的行为作用于其他的环境,改造和提高都是可能,这样时,精神能量又转化为一种物质能量。
6
阅读,同时也是一种心理活动和生理活动的统一。
阅读是我们一种全身心的活动境界,在阅读行为中表现出心智过程,心理状态,个性心理特征等,这些带着极深的内潜性,往往不为人所注意。
我们这些内潜的心理活动,往往通过外显行为表现出来。比如我们吟读,背诵,抄录,演讲等等,都是我们心理活动的一种呈现方式。
所以我们说阅读是我们内部心理过程和外部生理活动互相结合互相统一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