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Gabby向霁冰,华南理工大学毕业,曾就职于通用电气GE医疗。
现为明亚保险经纪资深合伙人,善晓保险事务所联合创始人,持续多年MDRT百万圆桌会员,COT超级会员。广分十佳经纪人,最佳销售经理。
本文是「了不起的盖比」第60篇文章
每个人都在交社保养老金,拿到工资单总觉得扣了好多钱,企业也说自己压力大,到底退休时候我们能领多少呢?今天就跟大家算个账。
首先要明白,我们常说的交社保=交五险一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住房公积金。
其中的养老保险就是个人(8%)+企业(16%)往你的养老金账户里面缴费,等退休后,每个月按制度会发放给你一笔钱,作为社保支持的养老金。
1
养老金基础概念
如何才能领养老金呢?
1. 达到国家规定退休年龄。(目前女性55岁,男性60岁,延迟退休的风吹了好几年)
2. 累计交满15年。(中途换城市可申请转缴)
养老金可以领多少呢?国家是有计算公式的:
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
①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个人账户储存额即从缴纳养老金以来个人部分的总额及利息。按国家规定,个人部分为缴费工资×8%;而计发月数主要与退休年龄相关(55岁:170个月,60岁:139个月),缴费多,缴得长,退休后拿得多。
②基础养老金=(参保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就是上年参保地平均工资×本人缴费指数,缴费指数是每月缴费工资与参保地当年平均工资的比值,一般在0.6至3之间,缴费工资越高指数就高,但不超过3。
例如平均工资是10000,你工资是6000就是0.6,工资是3万就是3,但工资5万也是3。(其实可以看出:缴费工资越低的越被平均,工资越高的越要为他人做贡献)
2
举例计算
好了,我们来举个例子
假设小花现在30岁,广州工作,月收入10000元,打算60岁退休。
60岁前一直勤勤恳恳,公司足额缴纳社保
那么每个月扣社保时:
公司承担养老金:10000×16%=1600元
个人承担养老金:10000×8%=800元
从现在到退休,小花还要工作30年,假设这30年中,小花本人和广州市人均工资每年上涨10%
回顾一下公式:
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
(1)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也就是我们自己承担的养老金。
小花个人账户累计的总额就是:
30岁:800×12
31岁:800×1.1×12
32岁:800×1.1×1.1×12
……
59岁:800×1.1^29×12
(1.1是每年工资涨幅10%,12个12个月份)
到退休时,个人账户累积总额是上述加和:1579142元,157万
对于养老保险个人缴费部分,社会保险是给我们算利息的,按照一年期存款利率单利1.5%来计算
所以总储存额是1796501,179万
60岁退休,计发月份是139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那么个人账户领取金额就是:179万/139=12877元/月
(2)月基础养老金
再算月基础养老金,也就是统筹发放的部分。
公式是:
基础养老金=(参保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初看变量很多,我们慢慢来看:
①参保地上年度月平均工资:
2018年度,广州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月均工资为9320。
按照假设的10%增长速度,29年后的工资应该是:147844元
②本人指数化月均缴费工资:
指数化月均缴费工资=平均工资X本人缴费指数。前面已经说过,这个指数,其实就是个人月薪和平均工资的比值,假设小花这30年都和现在一样,跟社平工资持平,那么指数就是10000/9320≈1
那么,2050年小花退休,可领取基础养老金=(147844+147844×1)÷2×30×1%=44353元。
「具体的公式细节更复杂些,为了便于理解,粗略计算」
小花养老金总计:
养老金领取=月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领取
是12877+44353=57230元
也就是说
到了2050年,盛世太平,经济持续蓬勃发展,养老金制度不变,不亏空有钱发,不延迟退休,假定每年社会平均工资涨幅每年持续10%...
人均月薪14.7万的情况下
小花同学退休前的59岁时的月薪为15.2万
「p.s. 以上情况我觉得都是极度美好的假设,实现概率趋近于0」
他60岁退休可以领取的养老金为:
57230元
绝对值很大,一下子幻觉觉得很多,我们看相对比例
也就是说:领取的养老金大概是退休前收入的三分之一
即养老金替代率大概是37%
更容易理解一点,把时间平移到现在,如果在广州的你此时此刻59岁了,月薪是1万,那你的退休工资可以领10000*0.37=3700元
3
养老金结论
如果你的工资增幅和社会平均增幅接近,工资略微比平均工资高一点,那么养老金和退休前工资基本是40%左右的比例,这就是目前大致现实的养老金替代率。
很多朋友的父母已经步入退休,好像领取没有那么少哦?有这个认知的,父母大多是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员工。在养老金并轨之前,待遇确实高很多。养老金并轨后,大家的养老金领取很接近了。
这正是无法预测的最大变动因素:制度和政策。
如果在私企,公司给你缴费的基数少了:最低基数缴费者替代率会更低。(很多公司存在这个现象)
如果你收入高,月薪5万,超过平均值5倍,养老金会多领5倍吗?答案是令人失望的:目前的政策规定,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最高就是3
(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1+3)÷2=2
所以你可能会发现,工资是平均工资的五倍,付了3倍的养老保险,却只能获得2倍的回报。这就是目前社保机制的一种补贴,所以高收入的人,替代率会更低。
我们细看“养老金 ”的各种变量可以发现,我国养老金实际上是现收现付制度,是一个社会的年轻人给退休人员养老。当一个国家经济高速增长,年轻人多,工资增长快的时候,退休人员的日子会过得比较滋润。
而目前各种舆论的导向,我们不难看出
1. 未来经济不可能保持高增速,带来每年10%的平均工资增长。(日本近10年,年平均工资涨幅为1%左右)
2. 我国养老金亏空,“养老不能靠政府”的观念大家心知肚明。
3. 出生率低下,没有人来交更多的养老金,没有年轻人养老人。
延迟退休,推行二胎,各类财政补贴,加大养老金资本化运作,这些都是国家在很努力挠头想办法。
那作为社保养老金替代率40%的我们个人呢,有没有想过,如果退休只拿着原来1/3的工资,是否可以维持老年体面的生活?是不是还应该自己多管齐下,尽早为自己开始未雨绸缪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