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玉桥南里社区养老驿站以全新的形象对外开放,玉桥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民生办主任薛美丽、通州区老年协会会长张希芳、愿景集团通州区负责人兰小超参加了揭牌仪式。
提重物、修家电、孤独感……这是大部分老年人遇到的难题,但在“物业+养老”模式出现后,这一类问题就可以得到有效解决。居民在养老驿站提出自己的需求,驿站就可以通过物业陆续链接到家政、餐饮、助行等资源,为老人提供保洁、医疗的一站式服务,保障老人的日常生活所需。
玉桥南里社区养老驿站开业
今年以来,玉桥街道以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为契机,以改善民生为核心,以优化城市人居环境、提高居住品质为目标,落地“物业+养老”新模式。
此模式充分发挥社区物业“近民”特点,一方面,利用物业自身渠道宣传养老服务,结合社区特点进行“适老化”的软硬件改造,解决老人不愿离家但又需要特殊看护的问题;另一方面,物业自身拥有大量的服务人员和服务设施,可以有效补充养老资源供给。
升级改造后的养老驿站将充分调研周边社区老年人需求,从个体服务出发,深入挖掘老年家庭背后的诉求,成立志愿服务团队,快速和社区居民零距离交流,最终实现全家庭的照护服务。
驿站升级改造后不仅环境得到了优化,服务项目也得到大幅提升。驿站内设置日间照料、补助就餐、保健康复、文化娱乐等综合服务功能区,可提供20多项服务。此外,驿站还整合服务商资源30多家,设置了便民医务室、超市等,满足老年人“家门口”养老的多样化需求。
“一直盼着你们开门,现在终于能松一口气了!”当天,83岁的王瑞伶在保姆陪伴下来到玉桥南里社区养老驿站。王瑞伶腿脚不便,每个月失能老人补贴都会发到她的老年卡里,所以王瑞伶就喜欢拿着老年卡去养老驿站购物。
“当时第一次来的时候,我深深感受到了驿站养老服务的专业与热情,这次开业后,服务更多了,真是赶上享福的好时候了!”
据介绍,截至目前,玉桥街道拥有养老照料中心1家,社区养老驿站8家,辐射街道18个社区,覆盖辖区57760老年人。各驿站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以养老服务为核心,与老人家庭建立了信任关系,成为了开展社区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
下一步玉桥街道将继续整合资源,按照高效、便捷和广覆盖的原则,打造更多、更“新”的养老驿站,为老年人幸福加码。
【来源:北京通州文明网】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wccm.sina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