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缘千里来相会,请点击右上角“关注”@玉锵锵
官方的数据预计到202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55亿人左右,预计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的总量将超过4亿人左右,
这是妥妥地进入老年社会,老年人的养老成了一个大家关心的问题。
就目前的养老方式,你知道都有几种,
1:老年人和已婚已育的子女同住养老。
2:老年人在儿女的地方就近租房,在儿女附近养老。
3:老年人找老伴再婚养老。
4:老年人找老伴搭伙过日子养老。
5:去养老院养老。
6:几个老人“抱团“养老。
7:请住家保姆养老。
这些养老的方式都各有各的好处,当然也各有各的坏处。
还有没有一些的更新颖的养老方式呢?
我们一起走进80多岁刘大爷的新方式养老生活吧。
82岁的刘大爷,退休20年,
退休金从原来的2000多元4000多元。
老伴跟大爷携手走过了大半生,前一年因病去世,就剩下大爷一人,
刘大爷和老伴只有一个儿子,
在隔壁省工作,娶了当地女娃,安家在那里,孙子也在那里上学,
老件刚没走多久。
儿子提议让大爷过去跟他们一起住,
可以方便照顾,但刘大爷婉言谢绝,
他真的不想离开自己熟悉的家。
刚退休时,刘大爷和老伴跟着组团到处旅游过,
那时候大家说说笑笑的日子很很愉快,
后面父母生病了,照顾了他们三四年,然后双双的也走了。
之后老伴身体就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糖尿病”后面又来了还伴有“高血压”。
刘大爷就不再去很远的地方游玩,陪着老伴在附近的地方走走,生活也温馨从容。
现在老伴去了,一下子感觉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三五朋友叫自己出去玩,玩了几次发现身体跟不上了,就只好宅在家里。
家里哪里都好,就是缺了个伴 ,
可是刘大爷不想再婚,再婚就是“以婚养老”,这把年纪找个差不多,不知道谁照顾谁,找个年纪轻的,人家图你什么呢,
刘大爷也不想去儿子一家住,作息都跟他们不一样,牙齿东西又嚼不烂,怕一起住,会引起儿子儿媳的嫌弃。
也不愿在儿子家附近租房子住。
儿子儿媳的那里的房价不便宜,他有问过租最小套房,45平方都要2000多。
自己的退休金不多舍不得,如果让自己孩子补贴心里过不去,
而且自己租房住和自己家,舒适度差太多,也要解决自己的一日三餐。
最大问题是毕竟和孩子不在同一个屋檐下,有什么事孩子也不能第一时间发现。
刘大爷看新闻报道说,魔都上海小区,有楼上楼下的两位80多岁的老人,为了相互照应,楼上的大爷在楼下的大妈窗户里系一张卡片,
如果大妈取下卡片,说明大妈身体无恙,如果大妈没取下卡片,说明出了问题,他会打电话询问大妈后作出反应,
大妈这边如果没有收到楼上大爷的新卡片,说明楼上大爷有问题,楼下的大妈也会先打电话证实,如果有情况也会先通知医院。
还有一则新闻说,上海有一个老人在自己的房子里面死去,不明的液体渗漏到楼下的房子,才被人发现,而他的孩子就在同一个市居住。
刘大爷从这两则新闻里面看出来,人老了,身边不能长时间的缺人。
刘大爷左思右想,想了一个新的办法。
把自己房子出租,找一个要租房子的人跟他一起住,不收他租金,但是租房的人要做卫生跟煮饭。
刘大爷在小区楼下,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大伙听。
贬裹不一,有的人说好,有的人说不好
刘大爷的想法能实现吗?
刘大爷在自己小区的公告栏里贴出租信息,
过几天就有三五个人来应聘,
其中有一个58岁阿姨,郊区的,没有退休金,想趁手脚利落时攒点养老钱,
就在这附近的超市工作,原房东房子拆迁,现在急需租房。
刘大爷就把他的想法跟阿姨商量,说不收你的房租,伙食AA,,但是要负责家里的卫生跟我的一日三餐,
另我身体生病,要帮忙送去医院。
阿姨爽快答应,她说自己住也是要做卫生,也要煮饭吃啊。
现在只多一个人吃饭,生病帮忙送医院而已,
超市工作就没赚多少钱,就当是兼职,这个挺合她的意。
前三个月,阿姨都和刘大爷相处的很好,阿姨把家里收拾整整齐齐,一日三餐都安排的很好,饭菜也可口营养,
阿姨在超市上早晚班,
上早班的时候,她前天晚上就把该煮的东西准备好,中午自己回来快快煮下,
上晚班的时候,中午就多煮一份,晚餐让大爷自己热一下,
阿姨还把伙食的账目列得清清楚楚,
经过三个月相处,平均每个月都在1000-1500元伙食。除去100元水电煤大爷自己出,大爷每个月大概出500-750元。
伙食是营养却这么经济,主要归功于阿姨在超市上班,可以拿到好菜好肉,
第4个月,刘大爷叫来跟阿姨说,以后我每个月给你1500的伙食费,包住,你就负责煮饭收拾家,身体有小病小痛搭把手照顾我一下。
阿姨一听,高兴地点头应允。
@玉锵锵认为
中国有句俗话,叫“少时夫妻老来伴。”
人越老,就越需要有人作伴。
如果上面养老方式大爷你都不喜欢,其实可以考虑刘大爷这个“以房养老”方式。
当然这个方法也不是很完美的,
就很考验看人的眼光,
所以最好这个租客是自己熟悉的人,或者是别人介绍得比较靠谱的人。
编后语:大家有没有更好的养老方式呢?欢迎留言,大家一起来探讨,我们每一个人都要面临的养老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