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有人八卦了一件事,关于孙子究竟对爷爷奶奶有没有奉养责任?
起因
朋友的朋友,40多岁的大姐,闺女上初中,去年底的时分,她老公单位出了工伤没救过来,原本家里日子过得还不错,但这下突然变了天,在煤矿这种国企单位,出工伤事故,丧葬金或许会赔不少,导致一下子男方家这边很少往来的七大姑八大姨都上了门,孩子的叔叔伯伯,乃至爷爷奶奶的兄弟姐妹都来了,帮着爷爷奶奶争遗产。
站在爷爷奶奶的视点或许也有道理,儿子没了,剩余的是个孙女,媳妇年岁不算大,未来还会再嫁,反正平分的计划是死活不同意。
站在媳妇的视点,老公没了,孩子还小,爷爷奶奶年岁大了,分了再多钱未来也是留给其他子女。为了这点丧葬金,家庭会议开了一个又一个,一边开会一边吵架,彼此搞得心力交瘁。
后来听说在叔叔伯伯的建议下,达到了一个计划,遗产爷爷奶奶加起来先分三分之一,剩余的三分之二留给孙女,但是要设置一个账户,由爷爷奶奶和媳妇一同办理,每个月取出媳妇和孙女两个人一定额度的日子费,如果等媳妇改嫁今后,就只能取孙女一个人的日子费。此外还设定了等孙女成年后,每个月要给爷爷奶奶一笔奉养费,不管留下的遗产有没有花完。
孙女要奉养爷爷奶奶?
有没有责任,先看法条,再看道理:
《婚姻法》规定:有担负才能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关于子女现已死亡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奉养责任。
《民法典》规定,有担负才能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关于子女现已死亡或者子女无力奉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奉养的责任。
根据最新的民法典,孙子女对爷爷奶奶的奉养责任有两个前提:
1.孙子女有担负才能。如果她都吃了上顿没下顿,自己活着就艰难了,那就谈不上养他人。
2.爷爷奶奶子女死亡或子女无力奉养。前面案件里,爷爷奶奶除了现已去世的儿子,其实还有其他子女,大概率不存在这些子女毫无奉养才能。
所以法理细究起来,孙女没有奉养爷爷奶奶的责任。
法理说完了,说道理。
这个来吐槽咨询的大姐,一直在说当年爷爷奶奶看着是个孙女,脸立马拉下来,带孩子这事简直一把手没搭,一点忙也没帮儿子媳妇。当然了,没有法律规定爷奶要帮助带孩子,但年轻夫妻压力大,经济条件有限,爷奶帮助也是情分,就和孙子女没有责任奉养爷奶,但常去照看,给钱花,也是情分。彼此都值得鼓励。
当然啦,这是爷爷奶奶,如果母亲没了,姥姥姥爷也是一样情况,爹是亲爹,妈也是亲妈啊。不过关于他们达到的那个计划,你怎么看?
2021年《民法典》正式实施了,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条都有所改变,比如。
1、出嫁的女儿,享有平等的产业继承权
2、妻子有权要求小三归还所有产业
3、夫妻因激动离婚的,有个离婚镇定期,能够在一个月内撤销离婚请求。
4、在商场餐厅等逛街吃饭的地方跌倒能够要求一定的赔偿。
5、借单的证据功率不是100%要配合转账记载
6、拔刀相助、做好事的人不再承担民事责任,防止英豪寒了心。
7、男性也在性侵的范围内了,跟女性享有相同的保护法。
其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新出台的《民法典》里都有相关规定,保障我们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
《民法典》也对生活中的乱象做出了重新规定,《民法典》的重新修订可以说是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更加的符合了大家的认知。
所以为了生活中不踩雷,我们更应该学好法律知识。在遇到事情时就不用花重金去咨询律师,那怎么学习法律知识呢?这边推荐你这本《民法典》
同时《民法典》被称作“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与我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不仅仅是婚姻家庭的内容,还包括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等内容,在民法典中都做了较多的改动。
在现代这个社会,我们可以不斤斤计较,但不能做“法盲”,在遇到事情时放弃捍卫自己权利的机会。
有本民法典在手,无疑是学习生活法律知识的最佳来源。无论是放在家里“镇宅”,还是工作中使用,都是不错的选择。时常翻翻看看,这样碰到纠纷时,我们心里有底,有法可依。
现在五一限时特价优惠:
《民法典》+《法律常识一本全》+《经济常识》+《投资学》+《口才书》 全五册只需要129元,立省55元!(建议您一套购买更划算)
这五本书集详细的法律案例与解析、人际关系处理必备的口才、投资理财、帮您从“经济盲”的状态摆脱出来,不论是老板、经商、职场人、人人都应该读一读。
不同套餐可以选取你喜欢的书本搭配,一场电影的钱,却能让你受益终生,明白许多能让你生活迎来转机的法律法规,何乐而不为呢?
点击下方链接,即可下单购买,全国包邮,关键时候能派上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