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生命不止,运动不息,黄奇帆建议:女性退休延迟至65岁
2020-11-14 11:42  浏览:2538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延迟退休”是一个敏感话题,每次一谈及,都会在网络上掀起血雨腥风,往往反对之声以压倒性优势吞没赞成声,这也是为何延迟退休方案一直迟迟没有做出根本性变革最为主要原因之一。


截至2019年底,我国全国就业人数7.75亿人,其中城镇就业人数为4.42亿人,也就是说只要延迟方案一改,至少有4.42亿人会牵涉其中,由此可见,关于退休问题上的任何一点小变动,都有可能引发一场“大地震”。

现阶段,我国执行的退休政策来自于1951年,是建立在我国人均寿命不足50岁的基础之上,如今我国人均寿命已经达到了77.3岁,仅从年龄因素来看,原有政策已经不符合当今情况。

除了年龄因素之外,其他一些和人口因素有关的矛盾也凸显出来,比如人口出生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还有就是养老金问题。

自然人口出生率低,人口老龄化严重,养老成为大问题,是发达国家这些年普遍存在的现象,作为发展中国家,很多人还习惯性以为,我们有14亿庞大的人口基数,年轻人还很多,我们还很年轻,但实际上,情况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乐观。


我国65岁及其以上人口为17603万人,占比12.6%,而这一数据在2018年为16658万人,一年增长5.88%,与此同时,即便是全国范围内放开了二胎生育政策,我国自然人口出生率还在不断创新低。

少子化、老龄化的负面作用正在逐渐显现,影响最大的就是未来的养老问题。中国社科院曾发布一篇名为《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的文章,文中基于我国现有养老收支情况对养老金做了准确预估,并预言在2035年养老金将耗尽累计结余。

如果真如文中所述,将时间节点锁定在2035年,按照现有退休政策,我国男性60岁退休,女性50岁和55岁推算,那一年是退休人员出生年龄为男性1975年,女干部1980年,女工人1985年,这意味着75后、80后退休时可能拿不到退休金。

交了几十年养老保险的职工,到了退休时却拿不到养老保险金,这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但如果不做任何改变,继续维持现有各项政策,那么这一天迟早会到来。


正是基于如此复杂的前提下,即便前方重重困难、布满荆棘,有专家和学者还是提出了关于延迟退休的一些新建议,这其中就有鼎鼎有名的原重庆市长、中国国际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

作为一名经济学家,黄奇帆曾经在一场经济论坛上提出,将女性退休年龄从50岁延长至60岁,甚至到65岁,这么做既能带来劳动红利,一年产生一两万的养老保险,又能缓和一些省份养老保险资金链紧张的情况,一举双得。

黄奇帆的言论传播出来后,我记得当时整个网络上到处充斥着对其批判声,有人将此举视为官方对民众对“延迟退休”态度的一次试探,虽然效果不太理想,但毫无疑问,其犹一把尖刀插进了密不透风的固有思想,且随着人口问题引发的矛盾增多,延迟退休发声之人越来越多,大家态度无形之中做出了一些改变。


可以说,“延迟退休”这把箭,已经架在了弦上,不得不发。

11月3日,官方媒体发布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零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将延迟退休正式写入十四五规划,确定要“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坚持统一规定同自愿选择相结合,小幅逐步调整”。

在确定了“延迟退休”大框架之后,接下来就是细节问题,延迟退休多少年合适?是整体往后延迟还是继续区分男女退休年龄同比延迟呢?目前普遍认可的方案有两种:

方案一是在原有基础上同步延迟。方案二是先将男女退休年龄统一,然后延迟。方案一相对保守,在保持原有基础上的延伸对男女职工都公平,但方案二则对女性要残忍一些,整体延长年龄远远大于男性,就目前专家和学者的意见来看,似乎更倾向于方案二。

最终政策还没有出台,咱们也不急着讨论统一男女退休年龄是否公平,相比公平性问题,我觉得有些点更值得我们关注:


第一点,是退休后福利保障。

就像前文所述那般,75后退休时,养老金余额可能已经没有了,账户没钱了,大家也不可能拿到很高的退休金,真是因此,很多在职的年轻人根本不愿意缴纳社保为他人做嫁衣,如今还要延长上班时间,缴纳更多社保款,退休后的福利待遇如果不能提高,延迟退休也不会让更多人积极主动来缴纳养老金。

第二点,是就业难度问题。

35岁是一道坎。虽然上面明确规定不得在就业中有歧视,但架不住有些企业就喜欢暗箱操作,35岁找工作的难度甚至要高于刚毕业的学生,更别提延迟到65岁,有多少岗位是提供给五六十岁的人的呢?如果不能给出公平就业环境,延迟退休又有何意义呢?

第三点,老中青衔接问题。

年长者抱怨找不到工作,年轻人抱怨老年人占着好岗位不让位很难晋升,前者对应社会人员,后者则对应公职系统人员,现阶段在我国一些公职系统内已经有部分人员在实施延迟退休政策,你说这是起带头作用呢还是占着岗位不作为呢?如何协调这些关系,也应该成为此次延迟退休考虑的问题吧?


总之,延迟退休大方向基本上已经定了,这其中必定会牺牲一些人的利益,但基于社会现状,已经到了非该不可的地步。牺牲小我,成全大我吧,中国人不是常喜欢说一句话,生命不止,运动不息,为了长远利益,别想得太悲观,拿出我们的乐观精神,干起来!


发布人:f875****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