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岁老人:请保姆照顾,远比子女为自己养老更舒心
简介:
许多老人退休后,以为好日子开始了,其实,苦的日子才刚刚开始,在离开工作岗位后,还没过两天,就得替子女奔忙,帮他们照顾孙子,甚至替子女挣钱,等着孙子大了,自己也老了,孩子们也老了,老人太难了。
01
从前的老人,以为多子多福,多生几个孩子,就算不孝顺,也总有一两个孝顺,老了不必操心。
实话实说,有的孩子根本不愿意孝敬老人,老是推脱,在求老人的时候,要老人为他们服务,等老人老了需要子女服务时,却一个比一个困难,让老人倍感伤心。
我住的刘大爷、陈大爷都有三个孩子,他们的老年生活完全不一样,刘大爷怀着遗憾离世,陈大爷感到很舒服,这是为什么?
首先是刘大爷,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三个孩子都很孝顺,他先到大儿子家居住,老伴帮他们照看孙子,他帮孩子烧饭。
媳妇对他们二人都很好,大一家的生活也很愉快,可是二儿子有意见,让老人帮他们带孙子,刘大爷就去二儿子家,他们也老了,待到孩子们上幼儿园,他们也老了,觉得力不从心就回到家里,让他们带孙子。
但是,刘大爷的老人家,二年后就去世了,剩下的刘大爷一个人特别孤独,他要到大儿子家住,大儿子将他接走了,但是,刚走了多久,他的大儿媳妇身体状况有问题,没办法照顾他。
02
二儿子按照他的要求,把他接过去了,可是现在和过去完全不同,他也不能工作,白吃白饭,儿媳妇也不愿意,让他把工资卡给他们,他不愿看得很清楚,让他觉得很委屈。
妻子提出,他又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养老不该是他们一家人的事,应该轮流照顾。
刘大爷也无可奈何,就这样在三个孩子中间徘徊,让他感到十分疲惫,非常无助,他的身体也不好,也很怕这种样子折腾,三个孩子,住在不同的城市,生活条件不同,各地的气候也不一样。
使他难以适应,后来在他的强烈要求下,回到家乡,叶落归根,他也不想折腾,自己过着自己的生活,后来实在没办法,被孩子送进养老院,两年后去世。
而且陈大爷也有三个孩子,还帮他们看孙子,老伴也过世了,养老的时候,他就向孩子们提出要不要子女养老,孩子经济上如果能,就给他找个保姆,在家养老,哪也不去。
大的儿子经济条件较好,一个月寄给他2000,二儿子差一点给他1500,三儿子更差,有就寄,没有就算了。
03
自己觉得应该,过去他无怨无悔地帮助孩子,现在也到了孝顺的时候,这样,自己每月自己三千多养老金,加上儿子寄给他3500元,一个月6500。
他用这笔钱请了个保姆,在家照看自己,而他有几十万存款,不必担心没有钱。
每天都有人在家做饭,自己做家务,他每天都要逛公园,要是高兴了,买点水果回来,他每月给5000,不算买菜钱,买菜钱,每天都好心情。
因此,陈大爷晚年的生活比刘大爷要好,假如他能像刘大爷那样让三个孩子轮流照顾自己,那他的结局肯定比刘大爷要好。
并且,每个孩子的生活条件不同,一定会有孩子的嫌弃他,为钱的事发生矛盾,双方之间就会闹得不愉快,重要的是他要来回折腾。
刚到了一个地方,又要走了,对于年长的老人来说,简直是个痛苦的折磨,现在这一切都可以避免,怪不得陈大爷天天开开心心,笑容满面。
孩子不孝顺那就无计可施,也不可能换,而且保姆不满意随时可以换人,所以刘大爷的保姆也是千方百计为他做好服务,生怕他不满意,把自己炒鱿鱼。
陈大爷已79岁,身体依然健康,他高兴地说,只要保姆干得好,他就会让她干下去,做不好就炒掉。
结论:
不管怎样,老人养老、请保姆养老,这是个新办法,只要自己有钱,请得起保姆。
因此老人必须有钱,有钱在手里,心里不慌,有钱能做很多事,可以请自己的保姆,再也不用求爷爷告奶奶,请自己的孩子为自己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