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6.967万人;企业退休职工人均月基本养老金水平由2015年的2041元提高至2020年2557元……一串串数据记录着南昌市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9月27日,记者从南昌市人社局获悉,“十三五”时期,南昌从就业创业、社会保障等方面,构筑起了民生底线,为市民托起了幸福生活。
就业创业
开展就业服务1000余场次
“我是学机电的,请问经开区有企业需要这方面人才吗?”“我看到海立电器在招质量管理人员,不知道企业有什么要求?”……在直播间的大屏幕上,不停滚动播放着求职者的留言。
就业,是民生之本。今年年初,南昌通过开展线上直播招聘,让求职的市民和用工企业吃下“定心丸”。而这只是南昌通过多种形式连接政府、企业和就业创业者个人,推动就业、创业的一个缩影。
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6.967万人,“4050”人员再就业人数4.0187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20.2499万人,开发公益性岗位1.5248万个。开展公共就业服务活动1000余场次,提供公共就业创业服务150.71万人次。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3.9亿元;创业贷款直接扶持创业者3.0165万人次,带动就业10.426万人次。
社会保障
养老金水平稳步提升
筑牢民生底线,保障基本民生一直都是市民关心的热点。家住南昌西湖区的李大爷告诉记者,2015年,他从一家企业退休,养老金待遇逐年提高让他心里越来越踏实。
记者了解到,“十三五”期间,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预计达220.37万人、143万人、64.5万人、122万人,分别同比增长34.52%、1.32%、5.67%、32.11%。企业退休职工人均月基本养老金水平由2015年的2041元提高至2020年的2557元,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水平稳步提升。
此外,积极鼓励建立企业年金作为补充养老保险制度。2016年至2020年至今,南昌共有95家企业进行企业年金备案。
21项社保业务可自助办理
同时,开创全省之先“社银融合”模式,上线社保24小时自助服务,与多家银行合作,投放社保自助服务终端至银行24小时网点。
自2019年11月至今,南昌市已布局85个自助服务网点,信息查询、在线缴费、资格认证等个人21项社保业务均可自助办理,实现了社保业务就近办、便捷办、随时办、愉快办,“15分钟社保经办服务圈”初步形成。
人才人事
制定落户奖励等人才举措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近年来,南昌还先后出台了《南昌市优秀青年人才储备计划实施细则》试行和《关于支持大学毕业生和技能人才来昌留昌创业就业的实施意见》(俗称南昌“人才十条”),制定了落户奖励、生活补贴、购房补贴、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等重要人才举措。
截至目前,各项人才政策已兑现2464.182万元。其中,南昌“人才10条”落户奖励平台受理996人申报,已审批兑现553人共55.3万元;南昌人才10条”生活补贴平台受理1705人申报,已审批兑现122人共309万元。
编辑:陈莉
【来源:江西晨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