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谈情说李,原创首发,欢迎大家转发分享
01 含辛茹苦养大一儿一女
人老了真可怜。
今天要说的是一件让人读来齿寒的故事。
赵姨今年65岁,老伴二十二年前因病去世了,当时的赵姨才43岁,为了两个孩子,赵姨一个人把一儿一女辛辛苦苦抚养长大。儿子生性不喜欢读书,初中毕业就回家务农了。女儿特别喜欢读书,而且很聪明,赵姨只好咬紧牙关到处打工赚钱,总算把女儿供到大学毕业。
这些年,家里的事情说起来都是一把辛酸泪。
一个寡妇能有多大能耐,况且还是家在城乡结合部,说白了就是乡下。儿子到了娶妻的年龄,谈的对象狮子大张口,要两万彩礼钱才愿意嫁,这可难倒了赵姨,她哪来那么多钱,要知道,22年前的一万元,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赵姨东借西借,一咬牙把家里唯一值钱的两头老黄牛卖了,再加上平日里积攒的钱,总算凑够了两万元。
谁知道,赵姨花了那么钱和精力,却娶回来一个“母夜叉”一样的儿媳妇。自从娶了媳妇,儿子也变了,以前对赵姨很尊敬,有了媳妇之后,就跟着坏人学坏了。
儿媳特别懒,还爱吃,就是人们经常说的那种好吃懒做的主儿。一个锅里吃饭,儿媳只是在新婚后做了几顿很难吃的饭,后来,她告诉赵姨,她在家从来都是十指不沾阳春水,她实在是学不会做饭。
赵姨好脾气地说,没事,不就是做饭吗,她做就行了啊。
但是时间久了,儿媳的毛病就显山露水了。经常给赵姨做的饭菜挑刺,不是说:“你放多了盐,想齁死我啊?”要么就是“你做的这是什么难吃的东西,我不吃,你自己吃吧!”
儿子挣不来钱,还学会了赌钱。打点短工挣点钱,不够他麻将桌上输的。儿媳更过分,每天描眉画眼地就知道往县城跑,地里的活儿也不干。赵姨又要干活,又要送孙子上学,真是苦累交加。
赵姨除了感叹自己儿子没本事,当初就该好好读书外,她能做的只有忍气吞声,在家里把所有活儿都干完。
但是,转折来了,家里的房子要拆迁,儿媳动起了歪主意。
02 可怜天下父母心
拆迁这事儿开始之后,儿媳就动起了歪主意。儿媳不仅好吃懒做,还特别财迷。但是她对赵姨又挑不出什么刺来。
机会来了。赵姨的女儿生了二胎,苦于没人照顾孩子,她头疼至极,而且她马上要重回职场,现在两个孩子,可怎么是好?
女儿家在两百公里之外的一座二线城市,女儿向赵姨求助,赵姨不敢私自做主张,就和儿子儿媳商量,儿媳痛快地说:好!
赵姨以为儿媳开明,实际上,儿媳是想独吞拆迁款。
于是,赵姨去女儿家帮女儿带孩子,这一去,就是四年。四年后,女儿的二宝上幼儿园了,赵姨终于可以退休了。她回到自己老家,这才发现自己已经没有住的地方了。
原来的房子已经拆迁了。
儿媳自作主张,要了两套房子和现金若干。两套房子,她一套留给自己的儿子,一套他们两口子居住。目前这套住的房子里,没有给赵姨留卧室。
赵姨很尴尬,问儿子,“你让妈住哪?”
儿子小心翼翼地说:“这你要问菲菲,家里都是她说了算。”
赵姨心里很气,又不能表现出来,只好好声好气地问儿媳自己现在回来了,住哪间房子。儿媳却冷冷地瞅了赵姨一眼说,“现在家里也没个地方住,不是以前的小院子了,楼房就这么点地方,空的那间房子是孩子的书房,要不,你再回妹妹家也挺好的。
赵姨一听,敢情这是没打算让自己回来啊。
但她不甘心,明明儿子是自己生的,这老宅也是她和去世的丈夫的,怎么现在就由儿媳说了算?而且还没自己的落脚之地了?于是赵姨就问儿媳:这是我的房子换的房子,我怎么就不能住了?
儿媳大动肝火:你不是给你女儿看孩子去了吗?你都不要这个家了,凭什么你现在老了想回来就回来,想让我给你养老,没门!别指望我养你!“
赵姨一气之下,病倒了。
03,做父母的为什么就这么难?
可怜天下父母心。做父母都希望把自己最好的给予自己的孩子,在力所能及的时候,帮儿女照看孩子,给儿女做好后盾,这是父母最辛苦也最快乐的事情。
但是谁规定了,做父母的就必须把自己全身心奉献给儿女?如果儿女懂得感恩还好说,如果是个白眼狼,老人可就惨了。
就像上文中的赵姨,把两个孩子从小拉扯大已经很不容易,又给儿子娶媳妇,还供养了一个大学生,实在是令人敬佩。
但是好人,未必有好报。儿媳因为赵姨给女儿看孩子,就打算甩掉赵姨这个包袱,讲真,这个儿媳的做法令人齿寒。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言传身教特别重要。
谁都有老的那一天,谁都有自己的孩子,如果想让自己的孩子以后孝敬自己,知书识礼,一定要从现在起就给孩子树立起榜样来。不然,等自己老了的时候,一定会后悔。
别不信。前有车后有辙这话,大家相信都听过。
今日话题:老人有儿子,那么还可以帮女儿带娃吗?说说你的观点。
作者谈情说李,写暖心文字陪伴你,欢迎关注。
感谢阅读,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