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养老服务网《楼市拉响“警报”,房价下跌或成定局?无房人迎来两大“好消息”》
2020-09-28 05:11  浏览:722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毫无疑问,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买房是人生的头等大事。抛开房价上涨,房产升值赚钱不说,单单是房子捆绑的户口、教育、医疗、养老等资源,就足以让一个家庭对房子重视起来。在中国,无房不仅矮人一截,而且想实现子女的入学教育,适龄年轻人结婚,老年人养老等,更是几乎不可能的。


所以我们才看到,随着国人对房地产的高需求,以及市场中存在的各类投资炒作行为,过去这些年,伴随着房地产的高速发展,房价也是节节攀升。公开资料显示,全国平均房价过去20年上涨了近5倍,其中一线城市涨幅最凶猛,上涨30倍不止。即便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三四线城市,过去这四五年时间,房价就上涨了2-3倍。广大刚需的最后一块“买房价格洼地”也彻底“失守”了。

高房价下,国人的买房置业也变得愈加艰难,随着房价的不断攀升,我们也发现,年轻人啃老买房早已是常态。根据易居研究的调查数据显示,过去三年全国啃老买房的比例大幅提升,其中一线城市啃老买房比例最高89.5%,4成全款买房者的资金基本都是来源于家庭;二线城市的啃老比例也高达78.5%;三四线城市啃老买房比例也达到了70.4%。总结来说就是,高房价正改变社会挑战公序良俗:年轻人没钱,啃老买房也不再有羞耻感。


对于高房价的危害,国家早前就发声痛批过:高房价让读书变得无用;让爱情变得功利;投机取巧思想蔓延,国家真正需要的创新、拼搏、工匠精神正在遗失。不仅如此,过去近4年的紧绷调控,各类招数大显神通,打击投资炒房,清除“黑中介”,整顿销售市场,加大保障住房供应,加快租赁市场完善建设等,更让我们看到了国家实现“人人住有所居”的决心与态度。

有人可能会说,这些都是宏观的改变,真正与购房者有直接关系的房价,还是变化不大,这两年有些地区房价甚至不跌反涨,这又作何解释?房地产年年都在说变,到底什么时候才能让无房人迎来真正的好消息呢?

今年的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了V字型大冷到大热之后,我们发现,楼市终于拉响了下跌的“警报”——三大征兆显示,房价下跌或成定局,而且在很多城市已经势不可挡:


第一个征兆:巨额负债压顶,倒逼开发商降价销售,楼市10月起或拉响下跌“警报”

根据南都大数据研究院调研房企的负债情况,我国76家房企一年内到期的有息负债超过2.5万亿,约占有息负债总额的35%。按照7%的的平均融资成本来计算,每年要还的利息超1700亿。购房者晚买一天房不打紧,但是房企晚还一天贷款,或面临破产倒闭风险。

叠加近期国家针对房企的融资、负债监管“三道红线”新政落地,而且率先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主动把负债降到合理水平,首批选取了12个试点城市,要求2023年监管部门要求试点房企在2023年6月30日前完成降负债目标。让本就危机四伏的地产商们,更是雪上加霜。


专家分析,巨额债务叠加融资负债监管的收紧趋严,或直接倒闭压线的房企(80%)采取降价的方式销售。事实上,这一说法也在9月初就得到了验证——恒大因为接下来半年有近1500亿债务要还,已经等不到“十一黄金周”这个关键节点,就开始实施降价促销拉动回款了,而且目标一定就是2个月2000亿,全国楼盘直降30%。据笔者的房企高管朋友透露,很多房企这两周都在加紧制定“促销方案”——10月起楼市才会真正拉响降价卖房的“警报”。

第二个征兆:今年的“金九银十”传统营销旺季开发商依然要“吃瘪”——凤凰网发起的线上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今年“金九银十”有购房计划的人仅有14%。而且在86%的“不打算”购房人群中,更有高达53%的人认为,房价趋稳或者下跌。


在此我们再强调一次,不管是开发商也好,炒房投资客也好,他们手里捂的、囤的房子最终是要刚需来接盘的。如果刚需都开始理性观望起来了,试问这些有房人的盘谁来接?高房价还如何支撑,如何继续?一句话,楼市下跌的警报其实已经拉响了,至少从目前的趋势来看,从现在到明年上半年,开发商降价卖房的模式会一直持续,即这段时间里,房价下跌已经势不可挡。

14%的购房者,毫无疑问最后都会被那些真正有诚意,降价幅度大的房企抢走,而那些依然豪赌政策松绑,房地产转向的房企,最终会发现,迎接他们的只有“吃瘪”。


第三个征兆:人口通缩拉开序幕,主力购房人群每年递减近千万,对房地产的支撑严重不足,未来房价下跌已成定局

国君宏观团队2018年底发布的测算报告显示,中国20-50岁人群(主体购房人群、主力消费人群和生产人群)的下行拐点是2013年,现在是第二拐点——加速向下的拐点。将会在2019-26年之间开启加速下降的大幕,7年间将下降7000多万人口,即主力购房人群每年递减近千万。这决定了未来房价下行势不可挡,且压力将逐步加大。

主力购房人群为何会萎缩?答案是中国已然出现的老龄化,和逐年降低的人口出生率,再加上高房价、高物价,养娃成本、娶妻花费等压力大,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愿意结婚,更不愿意生孩子。这使得20—50岁的主力购房人群的规模在缩减。这方面,低能级城市比高能级城市更加严重。

房地产中长期看人口,人口大幅度萎缩,这显然对于房地产是持续性利空,换言之,未来房价下跌已成定局。尤其是低能级城市,不仅面临人口老龄化和出生率降低的压力,还面临人口外流的巨大压力。我们看到,过去两年全国人口塌陷的30个城市房价几乎跌回了“白菜价”便是最好的解释。


其实房地产的好消息远不止以上拉响下跌警报的三点,对于无房人来说,他们还悄然迎来了其它两大“好消息”:

1、深圳继7月初推出史上最狠调控后,紧接着在8月份宣布了“学习‘新加坡’模式”——将来深圳市60%市民住在政府提供的租赁或出售的住房中。此举也被认为是未来中国房地产模式转变的开始,更被定义为深圳乃至全中国楼市格局“戏剧性”变化的开端。

深圳楼市格局走新加坡模式,这意味着未来住房以政府提供为主,商品房为辅,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目标将不再难。显然,这对于很多无房人来说,是天大的好消息,毕竟深圳当前的房价,很多人穷其一生也买不起,但是新加坡模式下政府提供的类似“租屋”的房子,却是人人都能住得起的。这种模式一旦全国施行,必然是全国无房人的福音;


2、长沙近日宣布,明年起所有楼盘交房即交证,无房人迎来巨大好消息:不必担心自己买的房子烂尾或出现延期交付、延期发证的情况了。

长沙此举,更是掀起了舆论对“现房销售”的渴望,我们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全国各地的楼盘都会迎来真正的“现房销售”。相比于期房销售,现房销售的好处不言而喻:房子真实可见,对于消费者来说,不会担心买到烂尾楼,但对于开发商来说可能要承受巨大的资金压力。

有人可能会说,这是深圳和长沙无房人的好消息,与我们绝大多数人无关,我们只能眼看着这两城市的人坐享福利。其实不然,深圳、长沙率先实行这类制度,而且广受好评,就意味着未来这种好的制度会在全国推行,每个人都有机会受益。


发布人:9adc****    IP:120.244.60.***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