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粉丝问:在岗职工和灵活就业者,缴纳社保基数都是100%,养老金有差别吗?
肯定有差别,因为养老金的计算不只是看缴费档次的,还有其他条件,如果其他的条件有一个不同的话,最后的养老金肯定都是不同的。
咱们先来看一下养老金的计算方式:
养老金的计算主要包含两个部分:个人账户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如果退休人员有视同缴费年限的情况下,还可以再领取一份过渡性养老金的待遇。
咱们先来看一下个人账户养老金,影响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因素有两个:个人账户余额和计发月数。
先来说个人账户余额,咱们在缴费时,不同的缴费基数缴纳的金额是不同的,其中,在所有的缴费金额中,有一部分是划入个人账户的,那划入个人账户金额的多少,就看咱们的缴费档次的高低了,这里如果城镇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都是100%的档次缴纳的,那么每月划入个人账户的金额应该是一样的,但是,如果两人的参保地不同,那么,虽然两人都是按照100%的档次缴费,最后划入个人账户的金额也是不同的,同时最终的个人账户余额也是不同的。
那影响个人账户余额的因素还有一个,就是缴费年限的长短,这里简单的说一下咱们就清楚了,比如缴费15年和缴费30年,在缴费档次都为100%的情况下,那一种情况的个人账户余额更高呢?
肯定是缴费30年的个人账户余额更高一些,而且个人账户每年还有一定的记账利率,这部分利息也是划入个人账户余额的,那这些就是影响个人账户余额的因素,同时也是个人账户余额的来源。
然后咱们在来说说一下计发月数,影响计发月数的因素是退休年龄,退休年龄不同的情况下,对应的计发月数也是不同的,比如50岁退休,对应的计发月数是195个月,而60岁退休,对应的计发月数则是139个月,那计发月数的多少,也是会影响个人账户养老金的。
咱们再来看一下基础养老金,影响基础养老金的因素有三个:退休地的社会平均工资水平,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缴费年限的长短等等。
先来说退休地的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咱们都知道,全国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是有所不同的,那么咱们在不同的地区办理退休手续,养老金的待遇也是会受到影响的,一般情况下,在社会平均工资水平高的地区办理退休手续,领取的养老金会更高一些,比如在一线城市办理退休,养老金的待遇要比在二三线城市办理退休高。
其次再来说一下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咱们的平均缴费指数是根据个人退休前历年的缴费指数的平均值计算的,比如咱们缴费15年,每年的缴费档次都是100%,那么每年的缴费指数都为1,而平均缴费指数呢?也是1,因为15年的缴费指数平均下来就是1。
最后咱们再来看一下缴费年限,咱们的缴费年限越长,养老金的待遇就会越高,缴费年限长,不仅能提高基础养老金的待遇,也能提高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待遇,咱们之前也说了,个人账户余额的高低也是受缴费年限影响的,缴费年限越长,个人账户余额也就越多,相应的个人账户养老金也就越高,那同样的,基础养老金也是一样,缴费年限越长,基础养老金也就越高。
咱们最后来看一下过渡性养老金,影响过渡性养老金的因素有四个:退休地的社会平均工资水平,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或者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的长短,以及退休地的过渡性系数等等。
退休地的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咱们说过了,那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或者视同缴费指数是什么呢?
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咱们也说过了,而视同缴费指数却没有说,因为视同缴费年限并不是真正的缴费,只是把这些年限看成缴费年限计算养老金,那么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缴费档次不清楚,因为没有真正的缴费,所以就没有相应的缴费指数,于是有些地区就规定了相应的视同缴费指数,在计算过渡性养老金的时候,就按照视同缴费指数计算,或者将视同缴费指数也参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的计算,然后以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计算过渡性养老金,那各地的过渡性养老金计算方式不同,所以对于这个缴费指数的使用也不是统一的,有的地区是按照视同缴费指数计算的,有的地区是按照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计算的。
其次咱们再来说一下视同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是根据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实施之前的工作工龄认定的,这个视同缴费年限的长短,是可以影响过渡性养老金的待遇的,如果没有视同缴费年限的退休人员,则不可以领取过渡性养老金的待遇,所以视同缴费年限也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就是过渡性系数了,过渡性系数是每个地区根据本地的情况规定的,规定的范围为1%-1.4%之间,比如北京、天津等地的过渡性系数是1%,而上海、吉林等地的过渡性系数是1.2%,河南、山东等地的是1.3%,还有一些地区的过渡性系数是1.4%,这里的过渡性系数越高,最后的过渡性养老金也会越高。
通过以上内容的分析,相信大家也就知道了,影响养老金的因素是比较多的,如果只是说城镇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社保的基数都是100%,那最后的养老金肯定是有所不同的,因为其它因素只要有一个不同,最后的养老金就一定是不同的。
如果加上一个限定条件的话,比如在其它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城镇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社保的基数都是100%,那么最后的养老金就是一样的,这里是不受缴费方式的影响的,不管是城镇职工还是灵活就业人员,只要缴费基数相同,那么养老金就是相同的。
本文由碎月导师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好了,咱们就讲到这里,欢迎大家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