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随着国家的养老金制度不断完善,咱老百姓的养老也越来越有保障。可是,最近却有人直呼不划算,交了20年社保,退休后的每月养老金却不到1000元,够干啥?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事件起因是一位湖北省朋友在网上分享了她的养老保险待遇计算表,其中显示交满20年社保,每月合计养老金仅为877.49元,如下图所示:
不少人看了之后,直言太少了:现在800块钱能干啥?每月交完水电费、物业费,剩下的钱也就只够勉强吃喝,想买件衣服都不行,想想都难过,看得我都不想交了……
那么,为何这位朋友能领取的养老金这么少?
细细分析后,我发现这位朋友吃亏在这三点上:
第一,退休时间太早。
她出生于1969年,实际退休年龄为50岁。而在实际计算当中,养老保险缴费的年限和金额都一样时,50岁、55岁和60岁退休,我们能领到的钱是不一样的,退休越晚领的钱越多。
以当前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计算为例: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成反比。
50岁、55岁和60岁的计发月数分别为是195、170和139。她的计发月数为195,相比于60岁退休,她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就少不少。
第二,养老保险按较低标准缴费。
这位朋友表示,她后期是作为灵活就业人员,自己缴纳社保,平均缴纳指数为0.6905。
一般来说,100%档是指数的1.0,60%档是指数的0.6。这位朋友的缴费指数为0.69,意味着她的养老保险金缴纳的标准仅比最低档略高一些。由于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多缴多得的原则,她按比较低的档次进行缴费,最终能领到的养老金自然不会太多。
第三,时代原因。
1995年至2008年这13年里,大部分的人的工资都很低,尤其是1995年左右,很多人每月只能挣100元左右。2008年以后,很多人的工资才得到较大的提升,工资大涨也就发生在最近10年时间里。
而养老金账户里的钱是按我们工资发放的比例来缴纳的,工资越高,缴纳的钱越多(将来能领的养老金越多),她的个人养老保险账户里的钱也是在最近10年才积累增多。
换言之,她吃亏就吃亏在早期缴纳时,国家经济发展速度不像今天这般快,工资水平过低。即便她交了20年时间,养老保险账户里也没积累多少钱。
总的来说,这位湖北省朋友领取的养老金少,主要吃亏在退休时间过早、缴费标准低和时代因素这三点上。所以,朋友们,为了能多领一点养老金,咱们尽量晚退休和按较高档次缴费吧!
不过,虽然她每月领到的养老金不多,但客观来说还是划算的。因为在后10年的缴费中,她是作为灵活用工人员,自行缴纳个人养老保险的,自费金额为24840元。每月领877元的话,28个月左右(2年多时间)就能回本,以后领到的钱都是赚的。
从这位朋友身上,我们也能看到,灵活用工人员越来越懂得为自己打算,对养老等保险的重视程度增高。以前,不少企业为了节省用工成本,在招聘灵活用工人员时基本不给配置保险,现在还是如此做法的话,恐怕很难招人了。
因为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消失,不少企业在招人、用人等层面均面临挑战,灵活用工人员的话语权越来越大。企业要想招到合适的灵活用工人员,未来不可避免地要配置保险。
但由于灵活用工流动性大,因而存在保费被动增高和人工增减员耗时耗力等痛点,这让企业左右为难。对此,人力资源数字化服务商金柚网旗下商保服务平台康康ODS,推出了更加灵活的场景类保险,以及以碎片化时间为单位的数字化商业保险风险管理系统“ODS”。
ODS适用于餐饮小时工、商场促销员和工厂实习生等众多灵活用工场景。相比传统商保,ODS具有随时参保、实时生效、快速核赔和综合成本可降低约60%-70%等优势,为企业及灵活就业者提供高效、便捷的用工风险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