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社保“新规”实施,没缴满15年的“恭喜”了,全部这样处理!随着年龄的增加,很多人已经快50岁、60岁了,很多人也开始重视社保,自己交了十几年,关心自己退休后可以拿多少钱。现在参加社保已经很平常了,拥有社保卡的人高达13.4亿,这说明社保是居民的基本福利保障了,只要你缴满15年,平均养老金在3000元左右。由于生活条件和医疗水平的提高,现在我国人均寿命也大幅提高,不过有些人因为各种原因,可能没有缴满15年,导致自己退休后无法享受养老金。
按照我国养老金制度,基本上男性60岁,女性55岁就要退休,由于工作期间自己和公司都会为自己交社保,基本上都可以缴满15年,退休后是有养老金拿的。不过一些人在交社保过程中,也会有些意外情况发生,有些人由于频繁的换工作,导致自己交社保出现中断的情况,本来要缴满15年的,结果只交了10年或者12年,还有几年的社保缴费时间没有到。对于出现这种情况,应该如何处理呢?2021年“新规”实施,没缴满15年的,全部这样处理。
第一是一次性付款,补齐要交的社保费用。一次性补缴社保费用也是有条件的,现在也有不少人反对,认为对于坚持缴费的人不公平,自己只交了几年社保,到了60岁快要退休的时候,一次性补缴社保费用,然后就可以领养老金了,这明显不够公平。另外对于国家养老基金池也不够安全,可能会导致养老金消耗过快,影响养老金的发放。
这种一次性补缴社保的政策弊端很大,很多地方已经关闭了“大门”,除了一些特殊情况,才可以享受一次性付款的。目前仅仅剩下1961年到1982年下乡的知青、2011年之前退休的国有企事业单位职工、社保不满15年,做出突出贡献的退役军人,这几类才可以一次性补缴社保费用,到了退休年龄领取养老金。
第二是逐年支付,除了一次性补缴外,就是逐年补交了,现在很多人是灵活就业人员,由于收入不够稳定,可能有时候无力支付社保费用,可能到了退休年龄,自己的社保也没有缴满15年,逐年补交对于这类人来说,无疑是最理想的选择。
现在人到了60岁以后,工作能力就开始下降,身体也会变差,自己的经济负担也很重,像医保、社保都是要自己交的。如果你有工作单位的话,个人部分自己交,公司也会为自己交一部分,自由职业者是全部都要自己交,自己还有其他的生活开支,交社保的费用比例是很高的。如果一次性补交很多人没有能力,很多人会选择逐年补交,每年交一部分社保费用直到交满。
第三是选择延迟退休,现在很多地方都有规定,那么社保缴纳延迟不能超过5年,现在很多人可能40岁才开始上班,才开始交社保,中间又有间断的话,可能到了退休年龄还没有缴满15年,自己也就没有养老金了。这种情况下,是可以办理延迟退休的,比如60岁退休的,可以延迟到65岁退休,直到交满社保有养老金为止。
延迟退休跟上班一样,每个月还有工资可以领,如果是管理人员或者技术岗位,可能月薪上万,社保部分除了个人支付外,单位也会负担一部分,这跟一次性补交,逐年补交相比,好处多了很多,自己可以省下不少钱,工资也照样拿。
第四是将职工社保转为居民社保,现在社保分为居民社保和城镇职工社保,居民社保有多个缴费档次,居民可以根据自己经济实力进行选择,体现了“多缴多得”,交社保越多,时间越长,养老金越高。现在很多地方一次性补交和逐年补交都停止了,这时你可以将职工社保转为城镇居民社保,然后在补交一些社保费用,不过坏处就是养老金可能会比较少。
有些人不想补交社保,还可以选择退保,并一次性取出之前交的社保费用,不过只有个人部分可以提取,单位交的是不能取出来的。退保后,就不可以随便报销了,比如生病住院,医药费报销不了,更关键的是退休后拿不到养老金。虽然社保账户的钱可以拿出来,但是跟退休后享受的养老待遇相比,还是相差很远的。将来有一天想参保的话,又要重新计算,有点得不偿失,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尽量不要退出社保体系,否则会遭受巨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