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一
1982年,我国正式启用计划生育政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近40年的计划生育政策,至少减少了4亿新生儿的数量,如果当初没有提出计划生育政策的话,我国的人口恐怕已经超过了18亿。计划生育的好处在与,可有效缓解人口对资源环境所带来的的压力,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积极作用。
然而如今,计划生育政策的弊端,却在逐渐显现。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造就了大量“421家庭”。所谓421家庭,也就是4位老人,2位年轻父母以及1个孩子所组成的家庭。2位年轻父母在养育1个孩子的同时,还要赡养4位老人,压力可想而知。
也正是因为如此,过去“养儿防老”的观念,也显得有些过时。对于大多数独生子女来说,自身的生活压力正在不断加大,根本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妥善赡养老人,大多数老百姓退休后的生活,最主要的经济来源还是养老金。
虽然自2005年以来,养老金已经实现了16连涨,并且据专家预计,今年继续上涨基本已成定局。然而,从人口结构上来看,我国的养老金正面临着一定的问题。中国发展基金会在发布的《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中预测,到2022年左右,我国65岁以上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14%。
与老龄化问题所并存的,是出生率急剧下降。据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新生儿数量仅为1465万,人口出生率仅为10.48%,降到了自194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据专家预计,2027年,我国或将进入人口负增长状态。
也就是说,在退休老人数量不断增多的同时,新生儿的数量却在不断减少,也就意味着未来缴纳社保的人越来越少,领养老金的人却是越来越多。长此以往,极有可能产生这样一个后果:养老金不够用。
据数据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我国社保基金整体收入2.1万亿元,整体支出2.8万亿元,累计结余4.5万亿元。虽然今年养老、工伤、失业方面的社保缴费将逐渐恢复,但大部分地区养老金依然存在收支不平衡的问题。2019年,全国仅有7个省市为净收益贡献,也就是说,对于大多数地区而言,养老金的发放压力还是很大的。
对此,有专家预测,如果按照现行的制度框架继续发展,预计到2029年,我国养老保险基金将出现收不抵支的情况,预计至2036年结余将被耗尽。除此之外,预计到2050年前后,养老保险的抚养比将降至1.03:1。也就是说,未来或将出现1位职工需要供养一位退休人员的情况。从当下缴纳社保的金额来看,显然是有些困难。
为了解决劳动力下降,供养压力加大等问题,早在此前人社部就已提出,要在2017年年底制定延迟退休政策,并在未来5年过渡,预计在2022年底正式落实,将退休年龄逐渐推迟至65岁。虽然从目前来看,具体实施方案仍然未定,来百姓对延迟退休也分外抗拒,但从大趋势上看,延迟退休基本已是“势在必行”。
不过,即便是延迟退休全面落实,但依然会有新的问题需要面对,那就是老人就业难问题。对于律师、教师这类高精尖行业的工作者来说,由于需要大量的经验积累,一般来说都是越老越吃香。然而对于更多的体力工作者,或是互联网等行业的工作者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精力大不如前,不再能够胜任过去的工作,或将面临着被辞退的风险。而在日常求职招聘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大多数职位的年龄要求都是在45甚至是35岁以下。连中年人在求职时都会被“排斥”,更别说那些五六十岁的老人了。
因此,有专家提出,应按照工龄实行退休。设定统一的工龄退休线,早参加工作的便能早日退休,晚参加工作的也就相对晚一点退休。对于那些学历一般,早已外出打拼的人群,可以早日享受退休生活;而对于那些求学生涯较长的高学历人才,也可以为国家多做出一份贡献。同时,结合养老金“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原则,设置统一的工龄退休线也较为合理,因而也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
虽然从目前来看,延迟退休已经势在必行,但具体的实施方案还未定下。对此,大家也不必太过担心,延迟退休关乎着亿万老百姓的生活,国家也会慎重考虑,结合各种因素切实保证居民的权益。
本文由大话企业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