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观察
大抉择——中宏观察家徐洪才解码新一轮改革开放密匙
2021-01-11 15:52  浏览:1027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近日,聚焦"十四五"中国经济及未来15年中国经济走势前瞻,中宏观察家徐洪才携新著《大抉择:开启新一轮改革开放》与智库学者、媒体深入交流,分享他的最新观察与前瞻思考。

中宏观察家 徐洪才

中国的和平崛起势不可挡

作为中宏观察家徐洪才的最新力作,《大抉择》立足于对中国经济形势和政策前沿的动态观察,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中国经济”“未来30年:中国改革开放再出发”“最近三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中国金融改革、开放与风险应对”“世界经济形势与全球经济治理”“美国经济与中美贸易摩擦”等角度,系统分析了中国经济转型和融入全球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与对策,促使人们对中国经济发展进行更加深入地思考。“总体来看,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是上升的,影响力是上升的,他们有一些共同的诉求,但是现有的国际规则体系是由西方国家主导的,所以在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方面还是考虑不够周全的。”眺望未来几年中国以及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徐洪才认为,未来5年到10年是全球分工体系、价值链、供应链重组重构的过程,也是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全球新的规则体系,重建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凝聚更多的共识,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中美关系作为影响全球格局关键变量,进入竞合时代,特朗普时代点燃的新冷战脱钩这样一种激烈的对抗的形式,可能会要做出重大的调整。拜登上台以后,他可能会采取相对理性的态度,在很多领域可以和中国展开合作。比如应对气候变化、应对全球疫情、公共卫生、应对恐怖分子、经贸合作方面等。而经济全球化也将在曲折中前行,体现在不断凝聚共识,建立新的国际规则还需要时间。“中间利益的博弈,新的规则的形成,也是一个曲折的过程。”他强调,全球发展重心在亚洲,亚洲的重心在东南亚,孔雀东南飞可能是一个趋势。中日韩之间以及我们和东盟、澳大利亚、新西兰之间RCEP的合作,未来会展现无限空间,无限机会。在他看来,中国的和平崛起势不可挡。“我们现在正在一个承前启后的历史节点上,现在的GDP的规模已经渴望突破100万亿,人均的GDP突破1万美元,经过过去42年的努力,现在已经形成了有4亿多人口的中等收入群体,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二大服务贸易国。”

新格局高质量发展关键一步

阔步而来的2021,将是中国十四五开局年。如何看待和把握十四五以及未来15年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机遇,徐洪才认为有五个方面:新型城镇化与区域协调发展的机遇;数字经济,产业结构升级与人才的红利;国企改革与民营经济大发展;银发经济,老龄化社会加快来临,在转型的过程当中,与养老相关的服务业发展,充满了巨大机遇,有巨大需求;打造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带来的新机遇。展望2021年经济发展新亮点,徐洪才指出,一是首次提出需求侧改革这个概念。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建议里面,未来我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然是主线,是各项工作的中心。今年以来,我们经济的这种艰难付出过程当中,反映出来是我们供给侧的问题。所以要倒逼供给侧改革,但是我们供给侧也不是被动的被需求牵着鼻子走,而要更多的通过创新,通过改革攻坚来创造新需求。二是反垄断与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最近几年我们金融体系也暴露了一些局部性的风险。未来在这个领域里面,金融的创新和金融监管之间保持一个良性互动,共同发展也是一个挑战。三是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能力。从国家产业经济安全角度考虑,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自强不息。从过去模仿、引进、借鉴、西化、消化吸收,转向自主创新。四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因为前期超常规货币政策,过去历史形成的我们中心城市房价偏高,实际上已经抑制了我们当期和未来消费能力,对于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不利的,扭曲了经济结构,需要时间来消化。

为百年未有大变局建言献策

作为智库学者,怎能忘记“咨政启民”的历史使命?徐洪才在《大抉择》后记中如是感言,而《大抉择》也见证了中宏观察家徐洪才置身历史关键时刻的一腔热血与睿智建言。值得一提的是,《大抉择》收录多篇徐洪才应邀接受本网专访,就热点议题发表卓见的精彩文章——2017年8月31日,徐洪才接受本网专访时呼吁:建设服务“一带一路”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并指出,人民币国际化势在必行,熊猫债券市场将迎来大发展,建议尽快启动上海国际板市场,提升人民币在国际大宗商品定价中的影响力。2018年6月28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发布《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年版),徐洪才呼吁:22条扩大外商准入举措彰显“新危机观”;2018年11月30日,徐洪才G20峰会之际,就中美关系以及“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等接受本网采访时指出,美方提出的“三零”方案,可以讨论并成为未来适当时候可以实现的目标。2019年1月2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召开,徐洪才就金融领域22条扩大开放举措,深入分析了防控重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严峻形势,认为扩大开放不会动摇内资主导地位,强调把握扩大开放与稳定发展的辩证关系。2019年7月1日,《政府投资条例》正式施行前夕,徐洪才强调,管控政府投资风险,助推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7月15日,在接受本网采访时,徐洪才对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进行“回溯式”点评后,认为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中国经济依旧能够逆势而上,成为吸引外资的热土。11月25日,徐洪才就推动国际货币体系与全球治理改革接受本网专访,他指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亟待结构性改革,须政策协同致力于应对全球共同挑战,推动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助力共同繁荣……


2020年3月31日下午,徐洪才应邀出席中宏网主办的中宏论坛,围绕“解码中国疫情防治与经济振兴之道”主题,就疫情下稳定价格、用好财政和货币政策,处理好新基建与老基建的关系,保护民间投资积极性等国内经济治理热点问题,以及扩大国际经贸合作,化疫为机处理好中美关系等提出了六条建议。相信这些全球战疫背景下的精彩文字,一定会收录在新的文集中。正如徐洪才在代序言指出:新一轮中国改革开放呼之欲出中指出,疫情对经济的短期冲击不可避免,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未来三十年,我们是很幸运的,可以见证历史,见证这样一个大的转折,”徐洪才满怀豪情地表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参与其中倍感荣幸,也应该有使命感和责任感,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奋斗,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我们有理由相信,历史也一定会铭记在大抉择与中华民族百年复兴进程中呕心沥血的中国智库学者们。


发布人:d36d****    IP:183.195.4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