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画地为牢的赡养:91岁老人禁锢在养老院5年,一度想吃安眠药轻生
2020-12-27 23:24  浏览:887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赡养老人是我们每个为人子女义不容辞的义务,可是对于“赡养”一词,很多子女仅仅认为老人能吃饱、穿暖就是赡养,保障老人基本的生活就是尽孝心,可在很多情况下,事实并非如此,老人也有精神需求和自由的权利。

上海91岁的孙奶奶2015年不慎在家摔伤后,孙奶奶康复出院就被三子一女强制送到了养老院,美其名曰让老母亲能得到更加周到的照顾,甚至还和养老院签订安全协议,不允许老人独自外出,结果从2015年至今的5年里,养老院成了孙奶奶的牢房,即使自己身体硬朗,却有家不能回,为了摆脱这种孤寂的生活,孙奶奶一度想吃安眠药自寻短见。


看到这就令人不得不深思,将老母亲送到养老院“坐牢”,这究竟是不是对母亲的尽孝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养老院的名字里面有“养老”二字,但这二字的含义还是比较浅薄,仅仅停留在维持老人生存需求层面上,至于老人的其他需求则往往很难满足。

子女花钱将父母送到养老院,虽然有各种让人理解的理由,但从本质上说来,子女是花钱买赡养和孝心,让外部养老机构替自己履行义务,从而可以让自己得到解脱,似乎这是一种双赢合作,养老院得到了利益,子女免去了赡养的劳烦,可这一切最终却是需要由老人来承受和买单。


将心比心,市面上有很多托儿所等机构,父母每天都迫不及待去接孩子,有条件的甚至请私人保姆在家照顾小孩,以便于自己能每天看到孩子,但反观养老院,子女会把定期去养老院看望父母当成是一种负担,并不是从内心自发地想去探望,而是一种道德和舆论压力下的被迫行为,所以民间也就有一种通俗的说话:一个母亲能养活10个子女,而10个子女却不一定能养活一个母亲。

孙奶奶拿出平时积攒的两瓶安眠药,哭诉自己平时在养老院太过苦闷,这种坐牢的日子让她一度想一走了之,自己住了五十多年的家不能回,却只能每天待在这种“牢房”,从老人在纸条上写下的内心独白,我们作为旁观者都能很强烈地感受到老人那颗因苦闷而痛苦不堪的心,我们何曾想到,不自由母宁死的口号竟然在养老院真实上演了。


老人的四个子女肯定正在享受生活的美好,自己的老母亲却在每天备受煎熬,老人的要求并不过分,自己有手有脚,出院后身体硬朗,自理完全没有任何问题,老人想念自己居住了五十多年的房间,思念房间里面挂着自己去世丈夫的相片,看到这让人的心都有一种揪起来的感觉。

有人想不明白一般老人在家也很少出门,在养老院还有专人伺候,居住条件不错,饮食起居也能得到按时保障,怎么就不如自己的小破屋了?其实我们之所以无法理解老人的想法,源于彼此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和立场不同。


子女单单从老人生存保障上去考虑,而人老了更多的是需要一种精神归属感,或者说需要精神寄托,自己的老房子虽然不如养老院舒适,但是那里有几十年的生活记忆和气息,每一件物品都有它的生活意义,待在自己熟悉的房间里,看着自己从年轻到老年的物品,房子和物品承载了老人一生的生活场景,让人有一种“家”的回归感和亲近感,但是养老院呢?再豪华的装修也不过是空洞的房子,人来人往充满着忙碌的商业气息,没有丝毫生活的印记可供老人回忆,这就是家和养老院的区别,正因为此,很多老人对于自己养老的归宿有这么一种坚持的说法: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

年纪越大,对家的执着也就越深,作为子女需要全面考虑到老人的心理感受和精神需求,自己的父母是活生生的人,并不是一日三餐吃饱就没事的动物,老人的自由权应该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不能为了自己的自由而去牺牲父母的自由,在老人身体能独自自理生活的时候,这种强制扭送养老院的行为恐怕只是一种画地为牢的禁锢,与赡养很难直接划上等号。


有句话说: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句话在多子女的家庭体现得尤为明显,对于为什么不顾老人苦苦哀求,非要将老人送到养老院,老人子女下面一番回应就让人嗅到不一样的感觉。

大儿子:“我妈妈现在这个状况不是很合适回家,如果她独自住在家里,我们子女是绝对不放心的。”

二儿子:“别听我妈的,她已经是90岁的人了,脑子不清醒。如果回去可以,几个子女一人一个月,这是我和他们说的,有谁同意?大家都负不起这个责任的。”

从这两个儿子的回应中答案就一目了然了,不放心老母亲回家独自生活只是一个托辞,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子女各自的小算盘在作祟,大家都害怕伺候赡养老人,毕竟相比于每个子女轮流照顾一个月,送到养老院是最减轻自己负担的选择。


如果老人能得知自己子女如此看待自己的养老问题,想必老人必定十分伤心,在老人的心中,四个子女是自己一生的骄傲,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心中最牵挂的孩子,然而,在子女眼中,老母亲的赡养却成沉重的负担,对于尽孝,每个子女都只盯着属于自己的那四分之一的责任,划清责任的界限,算计得分毫不差,不得不说,老人不会想到让自己曾经引以为傲的子女却有一天成为自己的悲哀,含辛茹苦将子女养大成人后,自己竟然成了每个子女唯恐避之不及的烫手山芋,着实令人心寒。

就事论事,老人有自己的自由权,子女如此禁锢老母亲的自由,于情于法都站不住脚,仅仅是为了减轻自己的负担,就和养老院联手禁锢老人,子女的自私被暴露得一览无余,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再者,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赡养父母应该内化成自己自主的行为,这是反哺父母养育之恩的应有之义,也是对自己下一代最好的现身说法,不要因为一己私利,让“子欲养而亲不待”成为无法后悔的现实。


你们如何看待老人四个子女将其禁锢在养老院的做法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谢谢!


发布人:ecd0****    IP:183.195.84.***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