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受孝道影响很深的国家,自古以来,自家的老人都要自己赡养。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了养老院等专门照顾老人的地方,但如果老人不同意的话,强制把老人送到养老院,总会受人诟病。
“求求你,救救我吧,我想回家……”这是上海一位91岁的老奶奶向社会发出的哭诉,她希望有人能帮她回到自己的家。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她忘记了自己的家,还是被家人遗弃了?
这位老奶奶还拿出两瓶子安眠药,里面都是她平时攒下来的,她表示,不能回家,她苦闷的甚至想自寻短见。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老人如此痛苦呢?经了解,原来是老人是为了不待在养老院想回家。
老人有3个儿子和1个女儿,多年前老伴去世后,老人便独自居住。2015年老人不慎摔伤,随后被子女送到医院救治,出院后就被子女送进养老院。几个月后,老人身体康复,想回家,却遭到子女的强烈反对。
自进入养老院以来,5年的时间,老人再也没有回过家,生活越来越苦闷,她觉得是子女为了自己的自由剥夺了她的自由。不能回家的她就如同一个犯人一样,丧失了自由。
为了证明自己具备生活自理能力,老人演示了独自洗漱、吃饭和整理衣服,看上去老人的身体也非常硬朗。只是不能回家,让老人深感寂寞,与子女间的矛盾和争吵不断发生。
对老人的诉求,难道子女就真的无动于衷、铁石心肠,对老人不管不顾吗?其实,老人的孩子每周都会来看老人,对老人生活还是很照顾的。只是,他们的有个共同的底线,那就是坚决不让老人回家住?
这又是为什么呢?子女们一致认为,老人的性格强势,十分倔强,回家后无法和她一起居住,但是如果让老人单独居住,他们又不放心,担心她的安全,在养老院则更能保证老人的安全。
老人的子女认为,养老院有24小时值班医生,万一发生情况,也可以第一时间采取救护措施;老人年纪大了,即便身体看起来硬朗,但独居总是有风险的,之前就是摔倒受伤。因此,从安全考虑,老人留养老院最好。
只是,老人不怎么认为,老人觉得,生命可贵,但待在养老院如行尸走肉般生活,失去了自由,生活更痛苦。摔跤的老人多了,自己在养老院也会摔跤,在家里为什么就不能待了。家,对她来说,是全部情感的寄托地。
养老院5年多的生活,犹如失去自由的人,让老人感到很伤心。那个住了50多年的房子,让自己特别惦念。从到养老院到如今快6年,自己却一直都没有回去过,很心酸。
中国人,特别是老一辈的人,对家的观念特别强,“叶落归根”就是中国人对家的思念的写照,许多人到年老的时候,最后的要求就是回到家乡,埋葬在家乡,因为老家,是他们一生情感的寄托。
对家的思念,是老一辈根深蒂固的,有些人即使走亲访友在很远,晚上都想回到自己的家,更何况老人本身就在家附近,却有家不能回,能不想念自己的家,自己和家人曾经生活的地方吗?
只是,子女有子女的想法,他们不愿意与老人一起居住,又担心老人的安全出问题,所以,选择把老人送到养老院去。对父母安全的着想,可以理解;但有时候也需要考虑老人的想法,让他们晚年少点忧愁。
如果条件许可,其实可以为老人找个保姆,在家照顾老人,既能保证老人的安全,也能了却老人的心愿。要知道,被限制自由,有家不能回,那真的是一种难以言表的痛苦。
当然,老人的观念能转变也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毕竟如今的人生活艰难、压力大,有时候照顾不过来老人。养老院有医生和护工的照顾,这样也能让子女奔波忙碌中放心。
只是,几千年的对孝的理解和家的传统思想影响,想要改变老人的观念,没有那么容易,更多的需要老人和子女沟通协商,一味的强求,只能让彼此关系闹僵,相互埋怨,彼此间的感情也会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