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关系,永远是夫妻关系的一道门槛。有些人可以轻松跨过,有些人却用了一辈子,也跨不过去。
但不管如何说,人不要在自己年轻的时候,就把所有的后路都给断绝了。一旦你断绝了所有的后路,等你真正孤苦无依的时候,谁也不会同情你。
而婆媳之间,更是如此。婆婆不要把儿媳的心给寒了,因为一旦寒了,谁也无法暖回来。
1
在赵月刚生第一胎儿子没几天,还在坐着月子,婆婆就哭闹着要去女儿家帮带外孙子。婆婆的理由是,她女儿不容易,两个儿子经济压力大,她不能袖手旁观。
老公苦苦相劝婆婆先帮忙赵月坐完月子再走,但婆婆却说什么都不肯留下,即便老公给她每月三千辛苦费。而婆婆不但人走了,还把赵月父母送过来的老土鸡和土鸡蛋全都带走了。
赵月看着哭闹的儿子,最终忍不住泪崩了。后来自然是娘家妈妈来帮忙坐月子,赵月这才慢慢熬过了那段艰辛的岁月。
2
而后来,赵月没有再请过婆婆来帮忙,即使老公多次说,公婆来帮忙,赵月就可以轻松一些。可赵月宁可自己辛苦,也不愿意再去欠婆婆的人情。因为她内心早就想好了,等婆婆年老了,她也没有义务养老。
赵月一个人拉扯大了两个孩子,老公虽然也在身边,但他每天沉迷工作,对家庭和孩子却很少顾得上。眼看着两个孩子,慢慢长大成人,也懂事乖巧了,婆婆却回来了。
原来婆婆把外孙照顾到了大学,女婿嫌弃她碍眼了,就让女儿打发了婆婆。婆婆回来之后,就开始不停夸赞赵月儿子,说看来看去,还是孙子好一些,然后就理直气壮住了下来。
3
其实老公家里有三个孩子,姑姐是老大,老公是中间,下面还有个小叔子。被女婿赶走的婆婆,没办法只好回到大儿子家,毕竟她老家的房子,早就给了小叔子。而弟媳不待见她,婆婆也不敢去找弟媳养老。
老公是个孝子,看到自己的母亲如此孤苦无依,说什么都要留在家养老。赵月也不好忤逆老公,只好忍了。可谁知道,后来她才发现,早在婆婆回来之前,她就把自己的工资卡给了大姑姐。她离开时,姑姐也没还回给她。
赵月有些着急了,她愿意接纳婆婆,前提是婆婆有自己的退休金,能自给自足,不需要她操太多心。可如今倒好,婆婆的房子给了小儿子,退休金则给了女儿,却把养老送终的重担推给他们。
4
赵月不甘心问婆婆,你的退休金给了女儿,房子给了小儿子,那么养老人就是你女儿和小儿子的事情,于我们无关。可婆婆却厚着脸皮说,我儿子有义务养老。
赵月很生气,她觉得自己就是那个被委屈被心酸的儿媳妇。婆婆这么多年,没正眼瞧过她,更没有帮过她一天,如今她却把养老的责任全都推到她身上。说是她儿子有义务养老,可老公整日忙工作,连他自己都顾不上,更何况婆婆。
赵月气愤地说,你想太多了,谁拿钱谁拿房,谁就养老,我没拿钱没拿房,更没有得到过你一天的帮忙,我不亏欠你。可婆婆却听不进去,非要死赖在家里不走。
她让老公去赶人,可愚孝的老公,更是心疼自己的母亲都来不及,哪里会愿意赶人?赵月看着不争气,甚至还有些窝囊的老公,内心一阵崩溃。
5
婆婆在大儿媳妇坐月子时,却去给女儿带孩子。儿媳妇心里有怨气,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每个小家庭,都有着自己的压力,尤其是有了孩子之后。
我一直认为,不管是婆婆还是儿媳妇,做事都不要太过分了。因为谁也无法预料到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到来?
在年轻时,婆婆对小家庭帮忙得少,那么在年老的时候,她就应该知道,能不打扰小家庭就不要去打扰了。因为这么多年过去了,小家庭已经习惯了没有婆婆的帮忙。
只是婆婆毕竟是你丈夫的妈妈,养大了你丈夫,这样的养育之恩是断不了的。既然养育之恩断不了,那么相应的赡养义务也就还是要做。不过儿媳妇可以自己把握好分寸,不能做得太难看,但也不能太委屈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