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适应人口老龄化社会发展形势的需要,更好的为老年人服务,南京市栖霞区燕子矶街道坚持遵循“以居家养老、日间照料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新型养老服务体系的总体要求,积极打造新型互联网+养老模式,大力推进街道养老服务资源的布局建设,着力构建燕子矶街道特色老年健康服务体系。
健全体系 提质服务
燕子矶街道促进每个社区引进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开展为老服务,目前共有7家居家养老社会组织在街道的13个社区开展相关养老助老服务,在下庙社区建成以助餐、助浴、助医、助急、助洁“五大中心”为一体的5A级智慧养老服务中心,并设有医护型社区居家护理中心;柳塘社区以5A级标准建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内设小型养老机构;燕华花园社区、幕府山庄社区以4A级标准建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020年已启动设计晓庄社区的3A居家养老站点建设。
社区养老服务站点
整合资源 培育品牌
燕子矶街道常住人口有14万,老年人群超1万7,老龄化较为严重,在老龄人口中,离退休党员有2300多名。为了充分彰显党建引领社会组织的作用,同时将养老服务工作与现代化的社会治理体系相融合,发挥老党员的先进性和示范性,燕子矶街道整合社会组织、社区教育和老年大学,招募离退休党员志愿者,成立银龄党建联盟品牌,提升服务水平,打通为老服务最后一公里。
资源整合、制度发挥初显成效
燕子矶街道银龄党建联盟的退休党员、社会组织工作者、时间银行志愿者闻“汛”而动,积极响应号召,在一天的时间内迅速招募并成立了超30人的防汛志愿服务队。
燕子矶街道银龄党建联盟线下积极关爱独居、高龄老人,扎实做好为老服务工作
设立养老服务时间银行鼓励年轻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按一定的规则记录储存服务时间,当年老需要时可提取时间兑换服务。燕子矶街道时间银行重点为空巢独居老年人、存有时间的60周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急、助医”五助服务项目。
志愿服务 传递温暖
燕子矶街道的老年人口现约有1万8千人,据统计,街道拥有床位数在780张左右(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达45张);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的老人数占比为20%,上门服务人数每月为3600人;街道的助餐点达标数为39个。燕子矶街道作为“时间银行”的试点地区,目前志愿者的注册数量为390人,分布在13个社区开展“时间银行”服务,以此实现互助养老,爱心循环的模式。街道共为80岁以上老人发放尊老金为3千人次左右,且老人人数每月呈递增趋势,并已为60岁以上老人免费办理老年卡300多张。
街道针对困难老人提供了政府购买服务,包括为重点独居老人安装呼叫器;为低收入老人失能、半失能老人安装家庭养老床位;给符合“五类老人”条件的老人申请了政府购买服务;为80岁以上低收入老人申请了政府购买日间照料服务等。
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点也均设置了健身活动室、阅览室、音乐室、书法室、日间照料室之类的场所,提供助乐、助学等活动项目,定期安排专职人员进行站点的日常运作与服务保障,以此满足老人的各项生活娱乐需求。
开展的尊老爱老敬老活动。燕子矶街道日常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尊老爱老敬老活动,如健康知识讲座、健康义诊、手工课堂、音乐课堂、健身活动、生日宴、节气养生活动和新春慰问活动等。
登山
趣味运动会
居家老年人实现医养结合。 为着力打造“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燕子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与街道部分社区和养老组织签署医养结合三方共建协议书,以协助登记老年人健康管理档案、定期开展体检、开展健康服务热线配套服务、疾病诊治、慢性病规范管理与控制、康复训练指导和健康宣教等服务。(图文:刘妍 彭渝鉴)
责编:闫宇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