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今年很多省(市)将养老金的发放时间由15日改为20日,有的地区改为25日。实际上,无论相差5天还是10天,都不需要额外再补发养老金。因为社保基金发放的是当月养老金,只要不跨月支付,就不需要补发,只是调整了发放时间而已。其实,调整养老金的发放时间,一是为了便于推进省级统筹,实现养老保险基金统收统支。二是社保入水以后,便于税务部门统一管理。下面结合问题,做具体分析,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养老金由15日改为20日,相差5天如何补?
根据退休审批的流程。一般来说,退休人员在到达法定退年龄当月,即可提交退休材料,申请办理退休。然后由退休审批部门审核退休人员材料(包括:出生时间,参加工作时间,社保缴费年限,特殊经历如特殊工种、上山下乡、参军等)。最后审批通过的,一般由养老保险部门在次月初,核算退休后的养老金。同时,在次月中下旬发放当月养老金。因此:养老金属于“上打租”的发放方式,即:发放的是当月养老金。
1.如果发放的是当月养老金,即便是由15日改为20日,对个人没有任何影响。实际上,以前是提前15天支付养老金,改为提前10天支付养老金。说到底,退休职工还是占便宜的,不需要补。
2.如果当月申请,次月没有审批通过,而是隔了一个月以后,才发放养老金。一般这种情况很少,一旦发生,社保部门都会在养老金的发放月,同时补发上月养老金,不会拖欠退休职工的养老金。然后,在以后的月份,恢复正常,按照上打租的方式发放。
小结:如果养老金不涉及隔月发放的情况,延迟5天发放养老金,不需要额外补发。因为所谓的延迟,实际上是从提前15天,改为提前10天发放,对个人养老金的待遇没有影响。
二、为什么要调整养老金的发放日?
1. 推进省级统筹,实现养老保险基金统收统支。2018年,国家就已经明确要求,要加快完善养老保险统筹制度,在2020年底前全面实现省级统筹。因为很多省份所辖不同城市,养老金发放时间不一致。比如在山东省,有的地方15日发放,有的地方25日发放,这样很难实现统筹统支工作。2020年4月,山东省作为全国第一个实现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收支的省份,将养老金发放时间统一调整为每月20日至25日。
2. 社保入税,便于税务部门核算和管理。一般来说,每月1-15日是税务申报期,社保费用也是15日前上报税务部门,然后在每月中下旬在社保系统更新当月社保数据。2020年10月30日,包括四川、北京、上海、新疆等多地税务部门发布公告,自2020年11月1日开始,企业社会保险费正式交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为了便于税务部门统一管理,以及社保数据审核等工作,因此,将养老金发放时间进行了统一调整。
小结:将养老金发放日期统一由15日改为20日,一方面:符合省级统筹的要求,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要纳入省级统一集中管理,全额缴拨,统收统支。另一方面:便于社保入税以后,税务部门的稽核和管理。
写在最后:
实现省级统筹以后,养老金确实要延迟几天领取,但这并不影响个人养老金待遇的,也不会涉及到补发。实际上,只不过是省内统一了养老金的发放时间而已。建议大家办理短信提醒,以便于及时掌握养老金发放的信息,如果到了发放养老金的时间,没有收到也不要着急,可问问身边退休的同事,或者去当地社保部门现场咨询,是不是养老金的发放时间调整了。
延迟5~10天发放养老金,也是社保基金实现省级统筹,统收统支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1~9月:我国社保基金总收入3.57万亿元,总支出4.22万亿元,累计结余6.28万亿元。实现省级统筹以后,更有利于统一调配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对此,你怎么看?
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