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目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了十分稳定的发展状态,即便是2020年遭受了一场特殊的意外,也没有阻挡经济的发展。在全球都在遭受这场意外影响的时候,我国经济却出现了正增长。受到国家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影响,目前公民的生活水平以及收入也有了大幅度上涨,在全球的经济总量排在了第2名。在过去多年的发展中,GDP数值更是上升到了1万多美元,人均可以自由支配的收入更是达到了3万多元。
通过这些统计数据,十分明显地彰显出来我国居民生活质量,确实在20多年的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长,进入2021年,国内经济依然保持着稳定增长态势,意味着居民生活将会进一步得到提升。在人们的生活物质水平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国家对于老年人的关注也越来越多,甚至还专门针对老年人推行了各种养老政策以及补贴福利。养老费用是针对退休人员发放的一种补贴费用,只要在工作过程中缴纳社保,满足15年的年限要求,退休之后便可以每个月领取一定的养老费,那么手中有存款和每月领取养老费用有什么区别呢?
不得不重视的医疗保障
当一个人的年龄不断增长身体各方面机能已经无法再承受工作的压力时,就需要进入退休阶段。我国有非常明确的退休年龄规定,达到这一年龄要求之后,老年人可以到相关部门申请办理退休手续。一旦退休成功,意味着日后不再领工资,这时老年人的生活如何保障呢?
对于大多数老年人来说,在办理了退休之后,日后的生活主要经济来源是养老费用,虽然延迟退休的政策已经在酝酿之中,但并没有正式实施,现阶段实施的依然是以往的退休年龄标准。由于在工作中不是每一个人都有稳定的工作,也不是在一份工作上一直到退休。
因此,即便有一些老年人已经退休了,但是他们依然要靠自己打工赚钱养家,正常的情况下,如果每个月有3000块钱的退休金,并且有一份靠打工挣来的钱,退休年龄的时候,如果能有120万的存款,这些存款和每个月的领取的养老费用有哪些区别?
通常来说,那些正常办理退休手续的老年人,除了每月可以领取相应的养老费用之外,最主要的还是医疗方面的保障,因为每一个老年人都必须要注重这份保障,它才是帮助老年人抵御风险的一种能力。对于大多数老年人来说,医疗方面的开支是非常大的部分,有医疗保障的话,老年人的生活会更容易一些,因此必须要重视医疗保障,除了领取养老费用之外,参加医疗保障也是非常关键的。
不断完善的社保体系
伴随着我国社保体系趋向于完善化的状态,特别是在给老年人发放养老费用方面,已经连续实现了17次上涨,而且随着人均寿命进一步上升,再加上平均工资以及物价方面的影响,会导致老年人领取的养老费用,随着经济的发展按照相应的比例继续上调。据了解,曾经就有老年人的退休费用,从最初的1000多块钱上涨到3000多元,都是跟随经济发展所获得的好处。
如果按照现在银行利率进行计算的话,120万的存款存放到银行所能获得的利息为3.6万,也相当于每个月3000块钱,但是大家也都知道银行的存款利率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因此,相对于每个月领取的养老费用来说,120万元的存款随着经济发展变化的可能性不大。
养老费用方面的优势
可能在很多人看来有120万的存款,确实是不小的数字,但最终能够为人们发放的利息主要是建立在存款基数的基础之上,如果想要获得比较稳定的利息,就必须要保障整个存款基数不会发生变化,或者是存款基数会进一步上升,如果没有发生变化,没有上升的情况下,就无法保障利息能抵御通货膨胀带来的影响。
从这一方面来看,每个月领取3000多元的养老费用,要比有120万的存款在晚年时期得到更多的保障,由此可见,参加社保是非常关键的,不仅影响到日后的养老问题,还决定着医疗方面的保障,对每个老年人都非常关键。
总结:
通过上面的分析不难发现,手中有120万的存款和每个月获得3000元的养老费用,生活是有一定区别的,可以自由支配的角度来看存款,利息与退休金虽然基本上保持水平状态,在养老生活方面不会出现太大的变化。但对于老年人来说,在晚年时期除了要领取养老费用之外,最好还要在银行有一定的存款。如果每个月可以领取3000块钱又有120万的存款,也就是说老年人拥有了更强的抵御风险能力,可以更加体面地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