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下调养老金?“惩罚不生孩子”走向鼓励生育反面
2021-08-15 12:24  浏览:370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近日,一则“厦大教授:要惩罚不生孩子”的消息引发舆论关注。


据报道,在第十八届(2021)蓝筹年会上,厦大教授赵燕菁称:原来生孩子,是因为孩子和现金流直接相关,家里多一个孩子,就多挣一份工资。现在应该把生孩子与资本挂钩,生孩子与不生孩子的,社保、养老金都要不一样,不生孩子的,就没有保障房,不生孩子的人相较于生孩子的人,资本的份额就要下降。只有创造出这样的机制,让生孩子变成有意义的事,大家才更愿意生。


好一个“惩罚不生孩子”!生不生孩子,讲究的是自愿,不生孩子就要惩处,让人好生纳闷。这究竟是怎么个处罚?


从赵教授这番言论中不难看出,其所说的处罚:一是没有保障房;二是下调社保、养老金。保障房也好,社保、养老金也罢,都与公民利益息息相关,夫妻二人本能够享受的政策福利,却因没生孩子,没法享受保障房,社保和养老金也打了折扣。保障房价格不菲,社保和养老金打折扣,一辈子下来数额不低,真要这样处罚,损失可大了,足见处罚力度不小。问题是,能这样做吗?


不否认,曾经有过“多一个孩子,就多挣一份工资”的说法,甚至是某些人的观念。但生孩子更多是家庭责任,而不是指望多生孩子多工资。如今,放开“二孩政策”后“三孩政策”又落地,二孩生育意愿不高,想必三孩生育意愿也不会高。因此,为了提高生育意愿,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的配套政策进行鼓励,有的地方甚至发放生育补贴,这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纵观赵教授的提法,首先有违政策初衷。保障房、社保、养老金都是实实在在的民生政策,讲究的是人人平等,只要符合条件就能平等享受,不能额外附加条件,更不能与生孩子挂钩。


其次,“惩罚不生孩子”不是鼓励生育。纯粹不生孩子的是极少数,二孩、三孩生育意愿不高,主要根源在于“生不起”“养不起”。一方面,育龄妇女生育之后,会在职场之上失去地位,而孩子入托入学也要“拼爹”,双职工的孩子哺养,必将成为其难以承受之重;另一方面,教育、医疗、住房的投入,都不是一笔小开支,生育、养育和教育,是每个家长面临的最大成本考验。面对高企的养育和教育成本,难免有人生育一个孩子之后就不愿意多生了。


再次,过去超生靠处罚无可厚非,但不生也要处罚就没道理可言,甚至给人不食肉糜的感觉。恐怕不仅民众难以接受,就连有关部门也会嗤之以鼻,也就不难想象网友一边倒谴责的根源所在了。


说到底,人口生育政策,不论当下还是今后,始终应以鼓励为基准,而不宜采用强制措施。本质上,不生孩子,不给享受保障房,下调养老金,降低社保之类的惩罚,均是跟鼓励生育唱反调,甚至是走向反面。


如此论调,极不负责,不是真心建言献策,而是添乱,当休矣。


发布人:cb0a****    IP:183.195.62.***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