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准备辞职,结束其长达16年的执政生涯,退休后,她每月可领11.5万元人民币的养老金。
等德国新政府完成组阁,默克尔将正式辞职,目前她还没有透露辞职之后的计划。进入最后执政期,默克尔决定访问俄罗斯和乌克兰,为德国的外交事务做出最后的梳理。而对于默克尔的接班人来说,考验似乎就只剩下做人了。
默克尔下周访问俄罗斯,将在莫斯科和普京见面举行会谈,两人将主要围绕德俄双边合作,如即将完成建设的“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以及国际热点问题进行讨论。
之后,她也会访问乌克兰,也将就“北溪-2”号项目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进行洽谈,顺便也会讨论一下乌东顿巴斯地区的局势。
这两次访问如果顺利,换句话说,如果默克尔顺利推动“北溪-2”号项目落实,那么她也能够为自己的执政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了。到时候,即使新政府上台,德国政坛变了天,一时半会还不会影响到默克尔为德国奠定的这一发展基础。
众所周知,德俄合作建设北溪项目的初衷是方便彼此,过去德国和西欧多国,想要购买天然气,必须得从俄罗斯,绕道乌克兰和波兰才能完成购买。
乌克兰和波兰也得以可以从中牟利,特别是乌克兰经济发展滑坡,就想索要更高的过境费,这对德俄来说明摆着是个大麻烦。
随着北溪项目的构想提出和实施,“北溪-2”项目瞬间被卷入了一场政治阴谋之中,实际上是乌克兰、波兰不想断了一笔可观的过境费,特朗普政府还想替代俄罗斯,包揽欧洲天然气市场(但是不管是地理位置,还是生产、运输成本都证实美国做不成这笔生意),都是为了利益。但他们却常常对外宣称,俄罗斯可能会“侵略”乌克兰,或者会把“北溪-2”号当作所谓的能源武器。
所以,即使自己做不了这笔生意,美方也不让别人做,那么就制裁吧,就这样特朗普对“北溪-2”发起长期且严格的制裁。但是,德俄还是在制裁的压力下,坚持推进了项目建设,历时多年现已经完成了98%。
拜登上台后,仍然对“北溪-2”实施制裁政策,为此,他还公开和默克尔吵翻了。随着俄美和美欧关系发生变化,今年5月份白宫突然宣布取消相关制裁。上个月默克尔访美,终于推动德媒得出了所谓的协议“成果”。
德美协议声明显示出,默克尔为了推动“北溪-2”号建成投产,做出了不少让步,比如说明如果俄罗斯采取相关”侵略“行动,德国也将配合发起制裁。还承诺向乌克兰创建一个筹集至少10亿欧元的“绿色基金”。
这么一来,白宫为了推进德美团结,决定牺牲乌克兰和波兰的利益,同意不再制裁“北溪-2”号,当乌克兰当局表示抗议时,白宫甚至暗示其别吭声。
相关专家指出,默克尔为了长远利益,暂时做出让步已经算是赢了。现在的情况是,一方面,德美发布的相关涉俄的错误言论,引起了俄方的不满,俄输欧天然气流量减少,导致欧洲天然气价格飙升,德俄关系尚待调节。
另一方面,乌克兰这样的在大国竞争合作中“牺牲”的跳梁小丑还在等着安抚。
最后,默克尔访问俄罗斯和乌克兰正是为了这两件事而去的。倘若默克尔和普京会谈顺利,德俄合作皆大欢喜,那么默克尔便功成圆满了。
留给她接班人的只剩下做人,这个说法是来自于德国政坛的“政治洁癖”,德国社会以严谨著称,讲诚信,厌贪腐。所以对政治人物的考验,关键就是做官先做人的道理。
默克尔执政党总理候选人拉舍特,因为在洪灾救援期间与人谈笑风生,引发公众不满,支持率明显下降。今年上半年德国绿党当红候选人贝尔伯克因“美化简历”丑闻曝光一落千丈。
默克尔执政16年来,办事严谨之处,从她解决“北溪-2”号项目困局的做法来看就得以体现了,这是她为新政府做的最后一件大事,所以说,考验接班人的只剩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