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关于养老:老人私下存的养老钱,有必要告知儿女吗?
2021-02-07 21:55  浏览:717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01

老舍先生曾在作品里说过:

儿女的生命是不依顺着父母所设下的轨道一直前进的,所以老人总免不了伤心。

步入老年,很多事情都身不由己、力不从心。面对着逐渐衰老的身体,行动不便、头疼脑热、孤独无助,会让很多老人缺乏安全感。

养老,该指望谁呢?

指望儿女,可儿女们总是太忙,生活总有诸多不便,甚至有些工作在外地的儿女,“常回家看看”都是一种期盼和奢望。

指望养老院,可大多数老人还是有些从心里抵触养老院的,他们都抱着“能走、能动弹就尽量不去养老院”的想法,普遍认为无人赡养又不能自理才会考虑去养老院。

其实,养老,只能指望自己,指望养老金。

很多老人明白这个道理,手头也攒下一笔钱,想作养老用,可是问题来了:

老人私下存的养老钱,有必要告知儿女吗?


02

先说一个故事吧:

我的舅公去世了,77岁。

亲戚朋友都说:舅公是活活气死的,原因是他把存款告诉了儿子。

舅公舅婆独居在农村,有两子一女,都早已成家分开住了,只是没读过什么书,也是靠务农和打工为生。

舅公知道儿女经济条件不好,养老指望不上子女,老两口70高龄了仍然在田间地头劳动。

种菜去集市上卖,去山里挖草药晾干后卖给收购的人,甚至做一些零工和散工,辛苦了整整10年,舅公终于攒了10万块钱。

舅公知道自己年纪大了,再也干不动了,可手里有这10万块钱,心里也有了点底,觉得老两口最起码以后能用这钱吃上饭、看上病。

10万块钱也不可能放家里,正好那天大儿子来串门,舅公就对大儿子说了养老钱这事。

舅公的大儿子当天就骑摩托车带他去镇上的银行把钱存了。

舅公看到厚厚的钞票换成了一张薄薄的卡,心里有些没底,大儿子叫他放心,钱放在银行比放在哪里都安全。


03

过了几个月,舅公的大孙子买了一俩新车,舅公纳闷:这孩子好吃懒做,出去打工也不好好干活,啥时候转性子了呢?

不过卡还在自己家里,舅公也没多想。

后来,舅公的小孙女考上了大学,全家人都很高兴,舅公就想着给孙女5000块钱红包当作奖励。

舅公把卡和密码给了小儿子,让他去银行取,结果小儿子回家说:卡上没有钱。

舅公登时大怒,把大儿子和孙子叫过来质问,起初两人不承认,舅公生气说要报警,大儿子才说是他拿了卡让儿子去取钱买车的。

大儿子丝毫不以为意,振振有词地说:

这钱早晚都是长子长孙的,提前取出来花怎么了?孙子没车没房,媳妇都说不上,买个车不就更好找对象了吗?等以后有钱了再还给你就是……

舅公气得不行,请了很多长辈一起来跟大儿子理论,长辈们都让孙子卖车还钱,哪知对方说手头紧,赌博输了,车已经当二手车卖了,钱也输得一分不剩。

亲戚们无奈地叹气。舅公晚上就气倒了,一病不起,诊断为中风,起不了床,说不了话,不到一个月,人就去世了。

舅婆哭着说:早知道这10万块钱要了他的命,当初还不如谁都不告诉,老两口花个精光了事。


04

如今,有些老人抱怨世界在堕落,抱怨下一代的无礼和傲慢,因为有些儿女真的是不配为人儿女。

他们啃老、算计,觉得父母的钱就是自己的钱,自己用一下怎么了,天经地义,父母是老糊涂了,不给自己用,难道以后便宜别人?

当然,这只是极少数,大部分子女都是孝顺和尊重父母的。

李姨今年66岁,老两口都退了休,一儿一女也长大成家了。

李姨召开家庭会议,把财产分成了三份,儿女各拿一份,老两口留一份当养老金。

结果儿女都表示不要父母的辛苦钱,让李姨全部存起来当养老金,也不要告诉他们数额和密码。

儿女说父母身体还好,辛苦了一辈子,老了就要开心,要对自己好一点,该花就花,想去哪儿旅游就去,想买什么就买,不要再省吃俭用了,自己的钱自己做主怎么花。

李姨乐开了花,心里也一块石头落了地,如此儿女,养老就可以放下心了。


说到这里,大家也许都明白了,人到老年,攒养老金是必须的,手里有钱,心里不慌。

至于老人私下存的养老钱,有没有必要告知儿女,取决于老人对儿女的了解吧。

孝顺、争气的儿女,不但不会觊觎这笔钱,更会鼓励老人过优质的生活,甚至乐意、主动给老人提供养老金。

而那些“自己对儿女也没有信心”的老人,还是不要告诉了,不然辛辛苦苦攒的养老钱,反而被他们挖苦心思装进了自己的腰包,得不偿失。

最后,祝所有老人都能老有所养、晚年幸福。


(图片来源网络)


发布人:1579****    IP:101.229.7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