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无论何时都对于机关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工作人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职的时候,能够提升工资待遇水平;退休以后,也能大幅提升退休金待遇。
过去的时候,职务级别、职称岗位等因素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关系着本人的岗位工资标准,还关系着退休生活补贴的标准。
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后,退休待遇的因素主要跟缴费基数相关。而缴费基数是职工上年度工资总额的月均值,可以说退休前提升岗位级别,影响不了缴费基数,难道也影响不了养老金?
实际上,退休前提升职称级别,虽然影响不了实施养老保险制度缴费后的养老金,但是能够影响实施养老保险制度缴费前的养老金。
2014年10月,国家才实施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于之前的参加工作的年限,统一确定作为视同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起就统一确定。比如说某个职工从1980年1月参加工作,视同缴费年限就是34年09个月,不管他未来是60岁退休还是70岁退休,视同缴费年限不会变的。
视同缴费年限期间的养老金,实际上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部分和过渡性养老金部分。过渡性养老金部分,主要是跟视同缴费指数和视同缴费年限,如果退休前提升职称,视同缴费指数肯定会提升。比如说贵州省的视同缴费指数,中人7级岗位、薪级30级,视同缴费指数为1.6644,八级岗位、薪级30级,视同缴费指数为1.5893。
这种情况下,视同缴费年限34年零9个月,过渡性养老金会差多少呢?通过计算得知(贵州省的过渡系数为1.4%)养老金差距是3.65%的社平工资,当社会平均工资是7000元的情况下,养老金至少相差256元。
这仅仅是过渡性养老金,基础养老金呢?基础养老金,由于需要使用1和平均缴费指数的平均数,再加上没有了过渡系数,相应的养老金差距有一定程度的缩小,养老金差距大约是1.3%的社平工资。养老金7000元的情况下,每月基础养老金会相差91元。
两部分养老金待遇差合计,差距能达到347元。
另外,目前我们还在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待遇计算的十年过渡期内,过渡期内要进行新老办法退休待遇比较。如果提升了职称,老办法退休待遇也会有明显的提升。
所以说,退休时职称的提升实际上还是有非常明显的作用的,最好是不要放弃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