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人们都想要个男孩,因为男孩子可以承担起家庭重担,可以给自己的父母养老。女孩子在家里是相对没有地位的,他们也不可能给女孩子投入太多。
因为觉得他们女儿早晚会成为别人家的人,投入太多也没有任何意义,现在的人们的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父母在女孩身上的投资一点都不比男孩少。
他们也算是儿女双全了,别人好几胎才能生一儿一女,他们这一胎就实现了愿望。家人觉得孩子是上天给的礼物,生了孩子出生后,一家人都特别宝贝他们。
以前小李还没生孩子之前听别人说男孩子不好养,男孩子既调皮又费钱。男孩子以后要成家立业,花的钱比女孩子花的多多了。
可是自从她有了女儿之后,才知道养女儿操的心一点都不比男孩子少,而且养女孩也一点都不比男孩子省钱。
小李的家庭条件还不错,算是一般偏上的家庭,两个孩子从来没有厚此薄彼过。两个孩子从小到大受到的教育也都是一样的。
小李给每个孩子也报了自己喜欢的兴趣班。在大学之前,两个孩子的生活教育开支基本一样。可到了大学之后,男孩子和女孩子的地位就完全不同了。
小李平时对儿子就要求比较严格,她希望儿子可以尽早的独立。所以儿子上了大学之后,他的生活费就和同龄的孩子差不多。如果儿子需要一些额外的开支,就需要自己去做一些兼职赚钱。
但是她对女儿是另一个态度。她害怕女儿因为缺乏基本的物质基础,会被别人一些小恩小惠就哄骗去,所以给女儿的生活费会比儿子多很多。平常如果女儿想要口红衣服什么的,小李还会常常给女儿发红包。
等到女儿结婚的时候,小李给女儿准备的嫁妆是男方给的彩礼的两倍。因为她想让女儿以后在婆家不受气,想婆家高看自己的女儿,重视自己的女儿,所以给女儿准备了丰厚的嫁妆。
这和以前老人的观念完全不同。以前老人们总是从男方的彩礼中抽取一部分钱给女孩当嫁妆,剩下的一部分给留给自己或者自己的儿子用。
现在婚嫁习俗已经变成了父母收彩礼只是走个过场意思一下,女儿的嫁妆和收到的彩礼不相上下,甚至还要比彩礼高很多。
父母这么做也是为了自己的女儿以后的幸福生活考虑。现在养女孩子越来越费钱,嫁妆越来过高。父母到底是怎么想的,为什么非要给女儿丰厚的嫁妆呢?
1、担心女儿在婆家受气
每一个女孩在每一个女孩在出嫁前,都是都是父母眼里的宝贝,相当于自己的儿子,他们会更包容女儿的小脾气。即使女儿和他们之间闹矛盾,也往往会相互包容。
可是女儿出嫁之后就完全不一样了,婆婆会把女儿当成一个大人看。她不会体谅女儿的难处,甚至可能会刁难自己的女儿,刚进入新家庭的女儿会有低人一等的感觉。
女方丰厚的嫁妆就成了她的底气,这让她不至于因为没有钱必须依存男方家庭。父母给女儿丰厚的嫁妆也是向亲家表达自己的女儿不好惹的一种方式。
2、担心女儿远嫁而自己照顾不及
随着现在教育水平的提高,很多女孩子会上大学。一大部分人在上大学时就会选择离自己家很远的城市。因为她们渴望离开父母的管束,更渴望独立自由的生活。
等到她们大学毕业后,大部分的人就会留在自己上学的城市工作生活,这也就意味着许多女孩子要选择远嫁。远嫁的女儿不能随时和自己父母见面,她有任何困难父母也不能及时赶到,甚至一些别的原因他们一年连一次面都见不上。
所以父母都会给远嫁的女儿准备一些丰厚的嫁妆,这是给她们留一条退路。如果婆家对女儿好,这笔钱就当是女儿的零花钱。如果女儿有任何的意外,至少还有钱傍身。
3、希望女儿婚后也有自由花钱的余地
在没有嫁人之前,大部分女孩儿的钱都是够花的。她们的工资虽然可能不是很高,但是她们的消费也低,每个月的收入拿来买衣服化妆品包包绰绰有余。
但是嫁人后女孩子的钱就不再属于她一个人,她要考虑家庭的花销,如果有了孩子,那家里的花销会更大。这个时候自己的丈夫如果赚的多,那女人当然是可以继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如果自己的丈夫收入并不是很高,那她跟着节衣缩食。
父母给的丰厚的嫁妆就成了女儿的补给站,女儿可以拿钱出来改善家庭生活品质,也可以自己留着买自己喜欢的东西。这让自己的女人生活不至于比婚前差很多。
总结:现在社会女孩子已经不再是招商银行,父母在女儿身上的花费不比儿子少,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女儿结婚时父母给女儿准备丰厚的嫁妆,也是希望女儿可以更有底气,如果女人受欺负或者家庭生活品质下降,女儿都可以拿出钱来应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