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2020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报告:青年人的信心不是很足 70后、90后比不上80后
2020-11-13 08:40  浏览:613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记者 黄敏

“稳定的家庭关系和未来子女的赡养能力是影响人们退休准备的重要因素。青年人对未来退休生活愿景相对保守,信心有所不足,其中80后相较于70后与90后更为乐观。”

11月10日,以“建设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 护航未来银色梦”为主题的2020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调研报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报告发起双方代表清华经管学院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陈秉正教授和同方全球人寿董事长王林先生等共同出席了此次发布会。

发布会揭晓了今年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6.23,相对于2017年的6.31与2018年的6.65有所偏低,但与2019年的6.15相比略有回升。报告显示,在“退休准备充分度”和“退休计划完善度”方面较去年有所提升,而在“财务规划认知水平”方面有所下滑,其他方面相差不大。

据民政部公布数据显示,到“十四五”期末,我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规模达到3亿人。未来5到10年,全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将进入中高龄,我国养老服务将接受更大的挑战和考验。

目前中国居民养老保障方面呈现“两高、两大、两低”的显著特征:人口老龄化态势高速化、高龄化;退休人口基数大、差异大;社区养老社会化水平低、自我养老和社会化养老意识低。与快速发展的经济相比,我国在老龄人口保障体系建设方面明显不足,居民个人的退休准备越发引起社会关注。

《投资快报》记者关注到,2020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调研报告显示,中国居民对于退休生活的愿景总体乐观,信心保持高位。具体而言,居民对退休生活的联想整体乐观,其中未退休居民对未来的愿景较为保守,已退休居民在享受良好退休生活的同时,自身健康或成更大忧患。

居民更加注重退休后的自我满足,继续工作意愿不高;相较而言,年长者更倾向于自我享受,年轻人的选择更加多样,中、高收入群体退休后继续工作意愿更强。

在谈及高退休准备指数人群的整体画像时,陈秉正教授这样描述:女性,60-69岁,居住于主要经济发达地区,退休前从事高层级工作,收入较高,已婚,2个子女,身体健康,有信心负担未来的医疗费用。稳定的家庭关系和未来子女的赡养能力是影响人们退休准备的重要因素。

陈秉正教授特别指出,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和全球大流行更凸显了制定后备计划、为生活中不可预见的事件做好准备的重要性。个人退休准备计划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保险、应急现金储蓄等,但无论采取何种形式,都应在退休前后为维持财务状况稳定发挥关键作用。

2020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调研报告首次重点关注了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的青壮年群体,他们目前年龄均未超过50岁,正处在一个工作精力充沛、事业不断上升的黄金时期。然而,未来退休压力也逐渐呈现在他们面前。

报告显示,青年人对未来退休生活愿景相对保守,信心有所不足,其中80后相较于70后与90后更为乐观。陈秉正教授提出一些建议:一、青年人应当尽早明确职业规划与发展路线,结合时代背景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找准自身的定位,对个人的未来与退休生活产生理性的预期。 二、青年人应当不断地提升自身金融素养以及对财务规划的认识,尽早为自身养老与退休计划做好准备。 三、青年人应当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为国家改善人口老龄化问题、提升社会保障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发布人:42d6****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