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儿
人匆匆忙忙一辈子,年轻时生儿育女,努力奋斗,也是为了晚年生活打基础,希望晚年可以过得体面一些。由于现在思想观念的改变,再加上父母也认识到了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多的父母不再指望养儿防老。我身边很多父母都是这样的想法,觉得只要儿女都过好自己的生活,自己也不会给儿女添负担,如果到老了不能自理的时候,就去养老院。
攒钱如愿去了养老院,却后悔了
我一位伯伯,身边只有一个儿子,伯父年轻的时候就说过,养一个孩子体验一下就行了,年轻时一边攒钱,一边教育孩子,等我老了,孩子能独立生活,我们两个互不拖累就行了。后来,堂哥在另外的城市成家立业,成了夹心层的一代。前几年,伯母因病去世,伯伯也肉眼可见衰老下去,于是就住进了早就已经考察好的养老院。不过,住了没多久,伯伯就后悔了,堂哥很孝顺,把伯伯从养老院接出来住到自己家。伯伯就说,以前年轻的时候觉得攒钱老了住养老院是最好的归宿,还是太天真,真到那时候光有钱还不行。
养老院养老的好处也是不能否认的
不可否认,以后养老院养老将会成为一个大趋势,还是有很多好处的。养老院里有专人照顾,还有一些年龄相当的老友,大家可以在一起唠嗑,找乐子,热热闹闹的。相比一个人的孤单寂寞,和儿女住在一起的不自在,住在养老院生活的生活还是挺值得向往的。但是想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
养老院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① 养老院是盈利机构,一分价钱一分货,并不是所有老人都能进到好的养老院
大部分养老院都是盈利机构,都是为了赚钱。而随着老龄化的加剧,老人的养老事宜迫在眉睫,养老院的费用也是水涨船高。而且基础越完善,服务越周到,设施越健全,人员越专业的养老院价位越高。到时候想住进好一点的养老院,也要看钱包允不允许,退休金能不能支付得起。同时很多专业性高,条件好的养老院还要提前预约,能不能排上号还是个未知数。更别提那些没有退休金的老人了,估计很难进入好的养老院,生活质量更难保证了。
② 养老院里的工作人员都是拿钱办事,很难得到温情
养老院是盈利机构,里面的工作人员更是拿钱办事的,说白了就是打工的。和老人素不相识,又能期待人家能拿出多少真心和耐心。如果老人能够自理,脑袋清醒,工作人员还能做好表面上的照顾,在养老院的日子也不至于太惨。但如果老人行动不便,不能自理,脑袋也不清醒,说实在话就是我为鱼肉,护工为刀俎,到时候想怎么欺负老人就怎么欺负,谁让老人有口不能言,有苦不能说了,这个时候就算再有钱,也买不来真心。新闻上虐待老人的报道还少吗,报道出来的只是冰山一角,看不到的黑暗和残酷更多。
要知道养老院的鄙视链,无儿无女在最底端。孤寡老人在养老院毫无地位可言。
③ 在养老院生老病死是常事,气氛沉闷,老人的心态更容易受影响
养老院都是些同龄人,大家可以聚在一起唠嗑,找乐子这不假。但是正因为同为老年人,既然选择进养老院,多半是身体不太灵便,身体有毛病的。这样的一群老人住在一起,生老病死是常有的事情。说不定昨天还和自己谈笑风生的老朋友,今天突然就不行了,这样的环境是很压抑的,每天看着熟悉的朋友一个个离开,老人的心态更容易受影响。
不管选择何种方式养老,儿女都是后盾和精神慰藉
① 年轻时一手抓钱,一手养情
晚年想要过得舒坦,但光有钱也是万万不行的。当不能自理,躺在病床上不能动弹的时候,没有子女,钱就是一张废纸,发挥不了任何作用。所以年轻时一定要一手抓钱,好好挣钱攒钱,让晚年更有底气。一手养情,培养和子女家人之间的亲情,晚年才会有更多的天伦之乐。
② 年轻时父母是子女的后盾,等老了子女就是父母的后盾
就算老了要住养老院,有没有子女,子女孝不孝顺,可以说老人在养老院是过的是完全不同的生活。如果儿女孝顺,就算老人选择住养老院,也会经常去探望,那么护工和保姆都不会轻待。到了那个时候,儿女就是震慑,只要儿女有心,就对护工有约束和震慑作用。
所以说并不是进养老院就能保证晚年幸福了,养老院是养老的一个选择,但是不能把希望全寄托在养老院里,还是要指望儿女。
【话题讨论:你身边有进养老院的老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