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李春平出生于一个革命干部家庭,他当过兵,退伍后到北影厂工作。
在28岁那年,他因与情敌打斗而被开除公职,并被送到农场劳教三年。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这样的身份是很难被社会所包容的。
李春平搬出家门,过起了穷困潦倒的生活,同时还感染了肝炎。
他的生活,从一开始就极具传奇主义色彩,因女人败,也因女人兴。
颓废了一段时间之后,他也囊中羞涩了。
于是,他选择了一种独特的方式改变自己的生活。
他没有像普通人一样出去打工,而是每天精心打扮后,坐在北京饭店的咖啡厅里静静等待。
因为他知道,“容貌是我唯一的武器,我能够凭它出国,凭它改变生存轨迹”。
“深目直鼻、高大挺拔、肤色美好”是李春平对自己年轻时的评价。
当然不管怎么看,这都是一个白日做梦异想天开的小伙子。
可没想到,生活真被他等来了转机。
1979年9月,一位年届花甲的好莱坞女影星来到了北京。
在北京饭店,她邂逅了李春平,这个落魄的中国小伙子像极了她的初恋情人。
她对他一见钟情,并提出在结婚的基础上带他回美国。
当时,李春平没有直接答应女影星的要求,而是在一对英国夫妇的帮助下去了英国,并在那里打工。
后来,他被出租车撞了,司机停也没停就开走了。
到了医院,医生一看他是个穷人,就随便给包了包也没检查。在这样的情况下,李春平拄着双拐飞回了中国。
他也知道美国了老太太在不断打听他的消息,李春平终于被打动。
最后,以儿子+情人的身份跟着女影星去了美国。
女影星病逝前一个月,她和李春平结了婚,条件是李春平终身不许再婚再育,穷怕了的李春平答应了。
因此,李春平继承了她绝大多数遗产。
他拥有三辆顶级劳斯莱斯房车,一座仿白金汉宫设计、价值8000万的豪宅。
另外在美国曼哈顿和北京华侨村还拥有大量不动产,凡·高和毕加索的四幅油画,将要拍卖的其中一幅已经估价到1亿至1.5亿美元了。
李春平之前接受采访时表示:“她很爱我。坦诚地讲,我对她没有爱情,只有报恩之心。刚跟她在一起时,我就跟她讲得很清楚,你让我有饭吃,有份工作,我会报恩的。你活一天,我就照顾你一天。实际上,我们一直没结婚,是母子关系。”
无论事实如何,李春平还是继承了女影星的财产,这是一笔连他自己也说不清多少的巨额遗产。
如何花掉这笔钱呢?李春平选择买房买车,请了一堆司机保姆照顾自己。
到了老年,他又觉得一生无子太遗憾,于是悬赏巨额奖金,让女人为他生孩子。
但由于年纪太大,试管婴儿也频繁失败,最终,有一个人成功了。
而那个为他生孩子的人,也成了李春平晚景凄凉的见证者和制造者。
时间过得很快,李春平因为病痛在医院抢救,期间一度失去意思,到后来,已经无法独立作出有效决策。
于是他身边的人,保姆,司机,甚至亲属,都开始谋算他的财产。
把他争来抢去,骗他签字,逼他与陌生女人结婚,甚至对他进行殴打。
他几个亲生的姐姐,也加入了阵营。
在这场遗产争夺战中,竟没有一个人关心李春平的死活。
有一次,媒体拍到他在法院门口嚎啕大哭。
这件事情一经报道,很多人纷纷发出冷嘲热讽的声音。
他们都说,李春平再有钱又怎样,身边没有个儿子养老送终,临老了,竟然还被一群保姆和工人推来搡去。
01
李春平的悲剧有3点原因
1.等价交换
让我们先来假设一个问题,如果让你放弃后代,给你一笔巨额财产,你愿意吗?
如果愿意,是为什么?不愿意,又是为什么?
这个问题就真实地摆在李春平的面前,他当初如果不是放弃了婚姻和后代,是没有办法继承女明星那么大一笔财富的。
所谓有所得必有所失。
他的悲剧你在于不生儿子,而在于既然得到了财产,又贪心想要一个儿子。
想要儿子,又不愿意花时间找伴侣培养感情,只想花钱买。
得到孩子之后,他无力抚养,也没有办法。
金钱跟这些人之间的复杂关系,那个孩子的母亲也毫无感情,这才是一切悲剧的开端。
他身边的人,大部分是冲着钱来的,所以他们才会争夺他的财产。
如果他一早在清醒的时候就立好遗嘱,交给信得过的人来打理。
或者是一早就把财产分配好,那么也不至于到老了还有一堆说起来是至亲,但实际上是陌生人的群体,来争夺他的财产。
2.关系经营不善
虽然说没有子女的老人如何养老是热议话题,但并不是每一个不生育的老人都会遇到这么极端的情况。
李春平事件的出现,是因为他身边没有一个值得信任的亲人,朋友,甚至他的兄弟姐妹都没有站出来维护他的利益。
可见这么多年以来,他都是不善于跟别人建立亲密关系的。
假如李春平是一个能跟别人建立亲密关系的人,哪怕他不结婚,也可以有一个感情很好的女朋友,或是跟家人相处得很好。
如果有任何人为他站出来主持公道,他都不至于沦落到这个地步。
他人生的悲剧,有一部分是源于构建关系能力的缺失。
当一个人拥有了特别多的财富资源,身边的人都会一种讨好的姿势来接近。
但是我们要明白,那并不是真实的关系,那是在财富吸引之下的巴结和跪舔。
显然,李春平并分不出这其中的差别。
他的逻辑就是用钱解决问题,他用钱雇佣了一大堆人来服侍他,他用钱买来了一个孩子。
最后这些人对待他的方式也是用钱解决问题,他们为了瓜分他的钱,不择手段。
一个人对待别人的方式。是对方教给他的。
所以我们可以说,李春平悲剧的部分原因,是由他引导身边这些人产生的。
3.犹豫不决
在这个故事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特别无助的老人,他身边没有一个可以信任的人,他自己也没有独立的思考能力。
但事实上在失能之前,他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来思考自己的人生该往哪走。
最后一段时间,要跟谁度过,要如何预防身边的人为了钱不择手段地对待他。
但他不但没有想出过一个完整的方案,甚至在这些不良事件发生之后,仍然选择沉默和忍耐。
也许他的内心是有过挣扎的,但是惰性使他什么都不想干。
直到最后走到那一步,他什么都干不了。
有人会觉得,忽略问题,问题就能自己解决。
其实不是的,任何对人生问题的视而不见,都是在给未来的人生埋雷。
02
如何避免陷入类似的困境?
1.经济保障
想要过好的生活,不管处于青年中年还是老年,金钱是一定不可缺少的工具。
在丧失劳动能力之后,金钱就是一个人最大的依赖,不管是住养老院还是请护士陪护,都是需要钱的。
如果选择不生育,没有钱,也没有固定的伴侣,可以分担风险,晚景凄凉是很难避免的。
这个很现实,所以不生育,只能是一个奢侈的自由。
虽然有的人可能会说,生了孩子也不一定会养你。
但是实际上,法律规定子女对父母是有赡养义务的。
如果他不愿意实行赡养这个行为,我们还可以用法律的手段来保障自己的自由。
但如果没有子女配偶的话,到了老年,基本上就没有任何人对我们有赡养的义务了。
我们就需要赡养自己,这一笔钱是一笔不少的费用,需要提前打算。
2.维护关系
著名歌唱家费玉清,也是一生不婚不育的。
记得他上过一个节目,就对自己的侄子说,财产全部留给他,让他以后要打理自己的墓。
这句话听起来很悲凉,但是确实是很有智慧的一个选择,因为财产对失去生命的人没有任何的意义。
如果不希望晚景凄凉,还是把钱投资在可以信任的人身上,花一些钱,能买到失能期的照顾,以及死后的安稳。
当然,这样的人选,最好是有亲戚关系。
如果是朋友,也要10年以上的关系,只有这样的人,才能陪我们走好人生的最后一程。
3.第三方管理财产
有时候,与其把自己的财产托付给陌生人,托付给陪护,或者是托付给不亲近的亲属,不如托管给专业的公司。
立好遗嘱,让他们来分配这样能最大程度上保护我们的财产和人身的安全。
虽然这其中也存在一些法律的风险,但是总比什么都不干,任身边的人去抢夺财产要来的靠谱。
毕竟谁在弥留之际,躺在病榻上,还想听到亲人的争吵呢?
要么就把它全部捐出去,要么就妥善的托管。
不然拥有一笔巨大财产但没有继承人的老人,搁谁眼里都是一块肥肉。
最后,我想说一句,选择生育与否,是个人自由。
生育了,不一定能安享晚年,不生育,也不一定晚景凄凉。
但是每个选择背后,都有相应的代价,我们要有切实的方案应对。
混乱的人生,不管在哪个年纪都会很难过。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