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了好几个老人被儿女弃养的事件,不禁让人唏嘘。但同时又发现他们居然有很多共同点,这几个老人都有儿有女,并且家庭资产丰厚,有的是拆迁户,通过拆迁获得了好几套房子,有的是拿到了巨额的拆迁款,但是他们都被自己的孩子弃养了,并且求告无门,只有在亲戚或者街坊面前痛哭流涕,这是为什么呢?
01一百二十万拆迁款全部给了儿子,老太太被儿子赶了出来
这位大妈痛哭流涕地找到了记者,说自己被儿子赶出来了,目前住在女儿给她租的一套房子里,而之前她的老房子拆迁后获得了120万的赔偿款已经全部给了儿子,儿子却不负责她的养老,据说儿子已经拿着这笔钱又买了新的房子。记者找到她儿子问详细情况,儿子咬牙切齿的说,拆迁款不是120万,而是123万,母亲居然把其中三万块钱给了女儿,那就让她女儿给她养老好了,说起这事儿,儿子就恨得咬牙启齿,甚至因为这事还打过母亲。
女儿表示那三万块钱目前还在母亲自己的银行卡上,自己从来没打算花这笔钱,这次为母亲租房子住还是自己出的钱,因为母亲腿脚不好,不方便爬楼,自己家住的楼层比较高,而且没电梯,所以她专门为她租了一套位于二楼的房子。但是哥哥丝毫不听她的任何解释,只坚定地要赶走老母亲。
很多人在下面发表评论,表示这种儿子让人感觉惊讶,自己得到了120万拆迁款,居然连三万块钱都不舍得分给自己的妹妹?而且还因此把老母亲赶出了家门,实在令人难以理解。但是看这位儿子雄赳赳气昂昂的表情就能明白,他那歪曲的价值观绝非是一日形成的。想必在他漫长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对他的溺爱绝对功不可没。
02拆迁四套房子全给儿子,转头让女儿养老遭拒绝
李大爷家在二线城市,拆迁分了四套房子,由于思想比较传统,觉得儿子才是给自己养老送终的人,女儿是外人,于是将四套房子都过户到了儿子的名下,老屋已经被拆迁了,于是自己也搬到儿子家住,四套拆迁房被儿子租出去了。但是搬进儿子家不久后,李大爷便中风脑梗了,儿子儿媳妇提出他们两个人每天都忙着上班没有空照顾他,让李大爷去做家庭主妇的女儿家养老,儿子儿媳妇觉得女儿不上班,理所应当照顾老父亲,至于医药费,老人住谁家就应该谁负责。女儿家比较穷,至今一家四口租住在城中村十几平米的小屋子里,她每天要照顾两个孩子,大的孩子读小学三年级,小的孩子才6个月,还在吃奶,丈夫在工地上起早贪黑干活儿。
对于老父亲提出要到自己家养老的事情,女儿表示拒绝,哭着说道:“我一家四口至今住在十几平米的小屋里,我们家还睡着上下铺的钢架床,屋里转个身都困难,还哪里有地方再住一个人啊?哥哥得了四套拆迁房,每月光房租都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为什么把养老推给我一个人?”
于是李大爷成了被儿女弃养的老人,目前儿子儿媳妇打算把他送去养老院,然后让女儿出一半赡养费用,目前还在协商。
对于这样的事情,评论区对这种重男轻女的老人态度都是一致地谴责,虽然说老人可以自由决定财产给谁,但是我有一句忠告给这样的老人,在你做决定的时候请顾及一下女儿,如果你压根不在乎女儿的感受,那么你觉得女儿还会在乎你的感受吗?大家都是人,不管什么关系,人和人的相处靠的都是相互的,不要等女儿的心凉了再去女儿那里讨温暖和钱。你都已经把她的心凉透了,她哪里来的温暖给你?你都把所有的财物都给了儿子,她还哪里来的钱给你?她自己如果都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了,你还去压榨她,岂不是等同于图财害命?
在这个时代,女人才是真正的无产阶级
目前在中国这样的国情中,绝大多数父母都会在儿子结婚前倾家荡产为儿子置办房产。新婚姻法又规定保护婚前财产,规定不允许女人结婚要彩礼,并且给了一个极低的数额加以限制。也就是说,中国的传统和新时代婚姻法联合夹击,将这个社会的女人打造成了彻底的无产阶级。
对于这个时代的女人来说,从父母那里无法获得任何财产,从婆家也无法获得任何财产,你能获得的也就是以生儿育女换来一个居住权,至于这个居住权到底能维持到什么时候,得看这段婚姻能维持到什么时候。一旦老公背叛自己,或者对自己动手实施暴力,或者自己遭遇男同性恋骗婚,离婚就将输得一无所有。
在这个时代,家庭重男轻女风气依旧严重,社会职场对女性存在性别歧视,法律保护有产群体,而男人却又在实际上获得了家庭财产全部继承权,也就是说男人成为了既有产又受法律保护的群体,女人的一生比男人艰难太多太多了。
那些重男轻女家庭长大的“儿子们”会感激视自己如宝的父母吗?
作为从小就享受着特殊待遇的人,这种儿子早就习惯了一个人享受家里的所有好处。在他们的眼里,好吃的是自己的,好玩的是自己的,姐妹们压根没有资格触碰,父母把所有好东西都给自己一个人是理所应当的,这种理所应当就如同太阳会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自己获得这些好处需要付出什么吗?不需要,只需要自己是个男孩就可以了,只要自己身上长着这个男性生殖器,就会永远享受着至高无上的权力,这种权利力连父母都要屈服。
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已经习惯了“好吃的是自己的,家务活儿是姐妹的”这种模式。长大后,这种模式很自然地就演化为“家里所有房产财产是我的,养老责任是姐妹的”。
他会感激父母偏袒自己苛待姐妹的这种不公平的做法吗?不会,因为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有什么值得感激的?全家我最大,谁违背了这个规律,谁才罪该万死。
那么如果女儿们一旦不同意这种不公平的“分配”,儿子是打死都不可能一个人承担起赡养父母的责任的。对于儿子来说,财产我可以一个人毒霸,但是赡养责任休想让我分担,别说让我一个人承担了,就是平均分摊都是一种违背天理,是你们都没有尊重我最高特权的一种表现!
这种从小被父母溺爱的儿子往往没有责任感,没有担当,遇到困难就退缩,长大后很难有所成就,甚至还有很多这种儿子走上赌博犯罪的道路。
游走在“传统”和“法律”的空隙中的父母真的获益了吗?
现在很多重男轻女的老人都普遍认为这种将所有财产房产全部给儿子的做法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他们这么做只不过是尊重了传统,但是他们忘了一点,古代人将家产全部给儿子也是遵守了“权利和责任统一”的原则,儿子拥有继承全部家产的权利,但是同时也要承担父母的全部养老责任,不论是花钱请大夫看病,还是床前伺候都是由儿子一家负责,女儿只需要偶尔去看看,偶尔侍奉就可以了,从来不存在让女儿养老之说。并且在宋代,女儿出嫁的嫁妆甚至都不低于儿子继承到的家产。这一点在电视剧《知否》里面也有很清楚的体现。
换句话说,其实古代对待儿女的做法和现代的一些父母的行为相比甚至都算不上重男轻女,只不过是儿子和女儿承担的责任不同而已,因为不管是女儿还是儿子,基本上自己获得的和付出的都是对等的。
相反, 到了现代,很多思想保守的父母开始钻现代法律的空子,在分房产和财产时主张按传统来,所有一切都是儿子的。在养老的时候,又开始举起了现代法律的大旗,主张儿女要平摊赡养老人的责任,丝毫不管法律中写的“儿女平等继承财产”,反而要拿出“父母养了你,你就应该赡养,跟财产没关系”的说法来绑架女儿。
那么,这种把“双标”玩得虎虎生风,钻“法律和传统”空子的父母最后真的获益了吗?无数真实的案例告诉了我们,很多老人都因此将原本和谐的亲子关系、兄弟姐妹关系搞得一团糟,家人之间相互憎恨,自己也落得了一个被儿女弃养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