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陕西榆林靖边的“埋母案”一审终于得到宣判,被告人马某宽犯故意杀人罪获刑十二年,马某宽并未在当庭提出是否上述,而马某宽的母亲,在今年9月底已经去世。
“埋母案”的事件一经曝光,外界无不唏嘘。养儿数十载,不求能颐养天年,也不求能母凭子贵,安安稳稳地度过晚年,在埋母案中,好像也成了一种奢侈。马某宽的妻子说道,丈夫早在之前就已经产生了遗弃母亲的想法,而马某宽在逮捕审讯之后表示,自己遗弃母亲的原因,是因为“其生活不能自理,导致家里臭烘烘。”然而母亲在养育孩子长大的时候,不也正是要经历这样“端屎倒尿”的过程吗?
我们不禁要思考一个问题,养老问题为何总是在农村中显得尤为突出?
原因大致有如下几点:
农村医疗体系还不够完善。虽然现在医保IC卡依然是遍及全国各地,但是各项医疗扶持,尤其是对老年人一类的医疗扶持还有待完善,不仅仅是在个别极偏远地区,不少较偏远地区的农村合作医疗还是没有实现各家各户持有,全民医保在身的要求,不少农村地区的个户,还是对购买医疗保险的重要性了解不够,导致医疗保险工作开展困难,等到子女开始为养老医疗的支出上发愁的时候,才知道原来自己做得太迟,但是还能怎么办呢?。农村养老意识的缺失。除开城镇地区,对于久居于农村的农民而言,养老院似乎是一个烧钱的摩天酒店。家中有老人,自己不懂得如何赡养,每天给口饭就让老人自生自灭,老人生病之后带去小诊所或者是镇里的医院打几针就感动自我,认为自己已然是个“孝子”。然而老年人也是需要生活体验的,作为一个人类,除开基本的生活需求,娱乐也是我们现代生活基本的需求。农村地区对于老年人赡养的认识,不外乎是吃饱喝足,最好还能自己做完饭,这么多时间,给家里多种几颗菜,上菜市场当个卖菜阿婆补贴家用才好,老年人自身身体情况良好还好说,要是像这次“埋母案”中的马某宽的母亲一样,失去了自理能力,搞得家里臭烘烘,儿女非但不是第一时间想到自己无法提供有效的帮助,送父母前去养老院请专业人士进行照顾,还会因为“老而多事、老而多害”这种极端的不正当的想法,产生让人咋舌的念头。早期教育的缺失。虽然自扫盲后,我国文盲人数不断下降,新社会的到来,也让更多偏远地区的农民得以见识世界,学礼学知,但是对于六七十年代的人来说,其早期教育的缺失,也是酿成惨剧的结果。据“埋母案”一案被埋的马某宽的侄子叙述,在马某宽的母亲被埋三日获救之后,马某宽的母亲还对马某宽会被判刑感到十分担忧,并试图将责任揽于自身,为马某宽开脱。在这件事情上,无论是马某宽还是马某宽的母亲都显得可怜又可恨。马某宽无疑是缺乏知识教育,德育教育,导致意识的缺失,这一点无论是在他对母亲赡养的不注重还是对埋人犯法的法律认识缺失上都有所体现;而另一边,马某宽的母亲,作为一个差点被自己亲生儿子活埋的受害者来说,就算母爱的天性再怎么伟大,也不该为一个杀人犯作任何的掩瞒,这样的做法不仅仅是自身法律知识缺失的问题,更可怕是,本质上,马某宽的母亲自己也默认儿子的做法完全可以得到体谅。如果说"愚孝"是荼毒中国早期封建社会群众心智的一把剑刃,那么"愚慈"便是当代社会的又一大毒瘤。
养老问题不仅是农村地区的一个尴尬的存在,也是中国现代发展的一个重大难题,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医疗、养老方面的压力在家庭、社会、乃至整个国家中都显得十分的尖锐,养老问题俨然已经成为中国新一代的三大山之一,然而问题的存在不是我们埋没人性的出口,为了逃避现实,做出极端的行为,无论是怎么样的理由或是苦衷,都不能为人性和社会的伦理道德所容忍。
所有人都将有老死的一天,在养老的问题上,没有人能够成为旁观者,如何找到出路,是人的自救,也是社会的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