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普通企退人员指的是月均养老金待遇3000元以下的退休老年朋友,我国退企事业退休养老金待遇虽然连年上涨,但养老金待遇差距却客观存在,普通企退人员很容易发现一个现象:从总体涨幅上来看,他们的养老金涨幅总体上高于高养老金待遇人群,但实际的养老金待遇差距却在拉大,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要解释这个现象,我们还是要从我国养老金的调整方式说起
以今年养老金的上涨为例,虽然今年国家层面养老金的总体上涨幅度为4.5%,但并不是说我们的养老金增加额就是拿去年的养老金乘以这个涨幅就可以计算出来的。实际上,每个人的涨幅和增加额都各不相同,主要是通过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和倾斜调整。
实际上,普通企退人员养老金涨幅普遍高于平均涨幅的原因主要在定额调整上,由于定额调整属于普涨,意味着不管您之前的养老金是多少,国家都会给我们上调一个固定的数额,举个例子,老张的养老金为5000元,老赵为3000元,那么在定额调整20元的情况下,由于老赵的养老金基数低于老张,因此总体涨幅是高于老张的。
那么,为什么养老金的实际待遇在拉大呢?
这个关键点主要在基数调整上,一般来说,挂钩调整主要分为两方面,分别挂钩养老金基数和缴费年限。
首先说说养老金基数,各地区通常的做法就是进行比例调整,举个例子,老张养老金5000元,老赵养老金3000元,按照基数调整2%,那么老张上涨100元,老赵只上涨60元,差距扩大了40元。
再说一下缴费年限,其主要的调整方式为缴费每年一年上涨一定金额的养老金,比如:缴费满一年加发5元养老金。理论上来说,这种调整方式只是和缴费年限挂钩,月养老金3000元的增加额也有可能高于月养老金5000元的人群,但事实上,这种情况有,但比较少见,这是因为在同等条件下,缴费指数和缴费年限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养老金的高低,那么月养老金在5000元以上的老人,其缴费年限普遍是比较高的,因此这也是拉大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
那么写到这里,肯定有人会问?既然如此,我们把挂钩调整取消不就可以了吗?
欣奇认为这种方式不妥,违背了养老金“长缴多得、多缴多得”的原则,不利于提高大家缴纳养老保险的积极性。我们可以因地制宜,适当地对挂钩调整进行优化,比如:2020年北京的养老金挂钩调整中,就以2019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5646元为基准,高于5646元的,月增加30元,低于5646元的老人,可增加65元,推行此类的方式就可以缩小养老金的待遇差距了。
另外,我们还可以在倾斜调整上多下点工作,加大对高龄普通退休人员的补贴力度,比如:对于月养老金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高龄人员,可以额外增加一笔补贴,以改善老人的退休品质。
最后,大家对缩小养老金待遇有什么好办法吗?欢迎评论转发
关注欣奇理财师,了解更多社保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