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到六十五岁真的要来了,自由职业者还有必要继续缴纳社保吗?
随着我国养老金迎来了第十七连涨后,社会养老问题再次被推到了网络讨论的主流舞台。很多网友对此表示,既然养老金都实现了十七连涨了,那之前大家激烈讨论的延迟退休到六十五岁或许真的要来了。一直以来,延迟退休都是大家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虽然我国并没有明确的限制大家的最晚工作年龄。
但很显然六十岁的法定退休年龄,已经不能够满足人口老龄化的社会。但也有一些自由职业者本身就没有职业年龄的限制,他们更关心的话题是在国家延迟了法定退休年龄后,他们还有必要继续缴纳社保吗?
其实很多人对我国延迟退休的计划始终不能够理解,认为国家延迟退休会加重老人的工作负担,压榨老人的剩余价值,这种想法很明显是片面的。我国目前面临的严重问题是幼儿生育数量低,加上人口老龄化现象普遍,这样下去的话,在未来十年间,我国领取社保养老金的人只会越来越多,而缴纳养老金的人却越来越少了,甚至发展到最后在职职工缴纳的社保全部都用来养育老人了。
随着我国政府养老支出的任务加重 ,延长职工退休几乎成为了必然的趋势。就现在我国的法定的退休年龄而言,男性是六十岁退休,女性是五十五岁退休。但这种退休并不是强制性的,如果自己想要在六十岁之后想要发挥余热,那政府也不会强制干预。现在有很多专家建议将大家的法定退休年龄推迟五年,男性退休变成65岁,女性的变成60岁,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缓解政府养老福利支出的压力,同时也给新生儿生育率的调控,扩宽了时间。
不过就目前对延迟退休最好的建议是最好能够实行弹性的。退休政策。对于那些工作压力并不是非常大,而且愿意在六十岁之后继续工作的老人,政府可以允许其在岗位上发挥余热,但前提是不会损害岗位的生产效益。而对于那些拼命在一线,平时又苦又累的工作的老人,他们期待赶紧要到六十岁后退休,拿国家发放的养老金。但也有不少人询问担心,询问是不是延迟退休就意味着缴纳更多的社保,同时也意味着少领很多养老金?
这些大家担心的疑问几乎不会发生,因为我国社保的缴纳原则是多缴多得以及长缴多得。虽然大家缴纳社保的时间延长了,但相应的退休后也能够拿到比之前更多的养老金,这对于老年群体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